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3課《白鵝》教案
教材分析:《白鵝》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計思路:
1,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及遠程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教育素材,努力為學生創造和諧快樂的的學習環境.
2,加強對學生音,字,詞,句的掌握.努力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3, 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增強語感,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領悟.通過反復的讀的訓練,規范學生的語言行為,提高學生的語言品位.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運用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等閱讀方法,采用自由讀,對比讀(生與生對比,師與生對比)等方式,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感悟文章語言的美并積累語言.
4,培養學生養成自主積累語言的習慣.并做到多讀,多背,多摘錄.
5,讓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滲透到文章的內容和閱讀的方法中去,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努力把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情感需要,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
6,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在課堂上多創設表達的空間,讓學生勇敢地到講臺上來讀,說,表達學習課文的體會.同時多給予表揚,讓學生們獲得成就體驗,從而更加樂于表達.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鴨和鵝頭飾及遠程網絡視頻資源.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的:
學習生字,詞語.
初讀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學習1~4自然段.
教學過程設計及意圖: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口述謎語,引出白鵝.
2,導背古詩《詠鵝》.
3,導入課文,介紹作者(出示課文插圖1).
板書課題:13 白鵝
(意圖:利用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舊知識入手,背古詩引出新課,讓學生有個知識的遷移.介紹作者同時,說明作者是個愛動物的人,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情感教育.)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地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圈起來,并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書正確.
2,成果交流:
(1)(出示自制課件)認讀生字:
頸 厲 茍 吭 吠 倘 脾 供
(2) (出示自制課件)認讀詞語:
頭頸 厲聲 一絲不茍 引吭大叫 狂吠 倘若 脾氣 供養
(3) (出示自制課件)讀句子:
①白鵝伸長頭頸,左顧右盼,一副高傲的姿態.
②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
③看見生人路過,白鵝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④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3,同桌互讀課文,說說白鵝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4,小結:接下來我們看看豐子愷先生怎么寫這只高傲的白鵝.
(意圖:在讀書前,提出讀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養成拿筆做記號的習慣.設計了從帶音節和不帶音節及詞語,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用這個環節檢查學生朗讀能力,并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用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讓學生互動評價,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