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7、徐悲鴻勵志學畫
教材分析:
《徐悲鴻勵志學畫》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年輕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的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的故事,贊揚了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課文敘述清楚、過渡自然、重點突出、前后照應、主題鮮明,是一篇學生學習語言、體會情感的好文章。
知識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內容、領悟表達(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
過程、方法、習慣目標:
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抓重點詞句,展開想象讀懂內容,感悟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情感態度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感悟徐悲鴻勤學苦練的精神。
難點:通過探究外國學生前后態度變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一、賞畫入情,釋疑“勵志”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名畫(出示《奔馬圖》)這是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奔馬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馬的姿態,如果讓你來形容的話,你會想到哪個詞?
2、教師小結:《奔馬圖》是徐悲鴻先生創作的一幅精品佳作,現已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大家看!這六匹馬的動作神態各不相同,有的前腳落地,后腳翹起;有的兩條蹄子直著往前伸;有的騰空而起,有的回首長嘶。再來看,這些馬神采飛揚,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他為什么畫得這么傳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徐悲鴻。
3、板書課題(這里有一個新詞,畫“勵志”,誰來告訴老師“勵志”是什么意思?勵:激勵,志:志向、勵志的意思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而激勵自己刻苦努力。
4、齊讀課題兩遍,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怎樣?師及時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二、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都預習過課文,你們都預習了什么?
a、我讀了三遍課文(教師評價激勵:你是個自覺的孩子)
b、我讀了五遍課文(真的嗎?你是個勤奮小學生。)
c、我標出了課文自然段序號。(教師追問: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d、我還想了想課文的內容。(看,僅僅讀是不不夠的,重要的是思考,你是相會思考的孩子,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會聽是一項了不起的本領。)
e、我查了字典。(你能借助工具書,是個會學習的孩子。)
f、我在書上記下了自己的感受。(你已經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g、讀書做記號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你在書上都做了哪些記號呢?
2、預習情況究竟如何呢?請大家看看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
達仰 嫉妒 禮貌 激怒 疲倦 陳列 臨摹 購買 繪畫
成績 震驚 錯誤
(1)先自己讀讀試試。
(2)讀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特別難讀或容易讀錯的,需要提醒大家,理解“臨摹、嫉妒”的意思。
(3)開火車檢查。
(4)把詞語齊讀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