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七冊《瑞雪圖》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會認“凜、冽、嗬”3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驟然、玉屑、俗話、滲透、諺語、枕著、饅頭、毛茸茸、沉甸甸、擲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豐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
4、領悟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瑞雪圖(多媒體課件)和課文背景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們都看到過下雪,也領略過雪景的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概你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二、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自學要求如下: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試著結合課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這場雪的,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
4、提出思考后還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
1、小組交流。
(1)小組成員合作讀文,檢查是否讀流利,難讀的部分集中練習。
(2)交流自學要求中的第二、三、四個要求。
2、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作者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交流時,先讀特點,再通過讀相應部分,說說是怎樣體會到的。使學生體會到主要特點是“大”。如課文第四自然段,不僅寫了雪景的美,通過“厚厚、萬里江山、掛滿、堆滿”等詞說明了雪大;第五段,不僅是寫孩子們的快樂,通過“堆雪人、打雪仗、樹枝上的積雪”也寫出了雪大。
四、小組內互查學習生字情況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
二、自由讀課文。先說說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喜歡?
三、指導朗讀
1、朗讀指導要點:
(1)第三自然段,應讀出夜靜、雪大。“一會兒就白了”,“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咯吱一聲響”等句,應認真體會并讀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僅要讀出雪大,還要讀出雪美、孩子樂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應體會到作者快樂的原因“這場大雪十分及時,一定會給明年的小麥帶來豐收”,讀出作者聯想到此的喜悅的心情。
2、學生再練習讀。
四、一場雪固然給人們帶來許多好處,可是你知道作者為什么滿懷如此強烈的激情來贊美這場雪嗎?
隨文閱讀小資料:
《瑞雪圖》選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賦》,寫于1962年。1960一 1962年,正是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時期,當時糧、棉歉收,國民經濟遇到了暫時的困難。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膠東半島的農村,看到了這人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聯想到“瑞雪兆豐年”,心里無比喜,寫下了這篇短文。的確,這第一場雪,是我國經過三年困難時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個喜人的信號,怎不讓人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