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實錄
生:“靜靜地”。說明小錢病的很嚴重,沒有活力。
師:那你能不能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到了這句話,“這個剛滿18歲的年青人……”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大家仔細想一想,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小錢才18歲就患了白血病,很痛苦。
師:還有呢?那誰來把這種很痛苦、很不幸讀出來。
生:個人讀。
師: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把對小錢的同情表達出來。
生:齊讀
師:是啊,一個剛滿18歲的年青人,本該紅潤的臉,現在卻變得如此…(生:蒼白);本該是一朵綻放的花朵,現在卻即將…(生:凋零)。小錢的命運是多么的……(學生接說:不幸)還有嗎?除了不幸,你還覺得他怎么樣?(生:很痛苦)對了,很痛苦,很可憐。
師:為了醫治小錢的白血病,唯有進行骨髓移植,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血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中才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小錢啊,又是幸運的。最后,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那么,小錢在找骨髓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輾轉呢?課前,要大家去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誰來說說“輾轉”的意思?
生:翻來覆去地轉動。
師:這是它的一個意思,還有呢?
生:經過許多人的手或地方。
師:那也就是說,在字典里面,“輾轉”有兩種意思。那么在這篇文章里面我們應該選哪一種意思呢?
(出示課件“輾轉”的意思,生齊說第二種。)
師:我們想象一下,有哪些人幫小錢找過骨髓?
生:他的親人、那些醫務人員。
生:李博士派的那些人。
生:小錢的爸爸媽媽。
生:小錢的朋友
師:這么多人幫助他尋找過骨髓。
師:大家再想象一下,在中國臺灣找到之前人們可能到哪些地方尋找過骨髓?
(教師在學生間穿插行走。)
生:可能到中國的各個地方找過。
師:找到了沒有?(生:沒有找到。)
生:北京。(師:沒找到!)
生:上海。(師:沒找到!)
生:深圳。(師:也沒找到!)
生:南京。(師:還是沒找到!)
師:最后終于……(生接:在中國臺灣找到了。)
剛才我們想象的這個過程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生:輾轉。
師:我們明白了“輾轉”的意思,那就請你們讀這最后一句話。用你的語氣把你體會到的“輾轉”的過程讀出來。
生:讀句子。
師:多么不容易啊,誰還想讀。
生:讀句子。
師:可謂周折重重啊,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真是歷經千辛萬苦啊!
四、感悟人物精神品質。
師:骨髓找到了,小錢滿懷著希望,等待著接受骨髓移植。可就在這“同一時刻”,什么時候?
生:1999年9月22日。
師:就在9月22日的前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中國臺灣發生了里氏7.3級的大地震,現在大地還在余震中搖晃。那么,手術能繼續進行嗎?在抽取骨髓的過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輾轉呢?
(一)、學習3-5自然段,體會“抽取骨髓的艱難”。
師:請同學們默讀3、4、5自然段,把描寫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最令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
(生默讀課文、寫體會,師巡視。)
師:同學們讀的非常認真,也令老師感動。讀完的同學可以舉手,說說你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