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說課稿
2、深入課文
a、感受卡羅納的悲傷:(交流,暢談感受和體會)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這一句通過逼真的神態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的悲傷。(點撥重點詞語:“灰白”體現身體虛弱,“哭紅”說明哭的時間長,“站不穩”說明沒有力氣)指導朗讀
b)“卡羅納的母親病的很厲害,卡羅納很多天沒來上課了”
運用情景還原的手法讓學生結合第一句想象說話:在卡羅納沒來上課的這些天他有可能做些什么,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這樣能讓學生進一步走入主人公卡羅納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內心的痛苦與悲傷。
c)“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
d)“當他看到一副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抓住卡羅納的兩次哭來理解文本體會他內心的悲傷(第一:體會“突然”這個詞;第二:聯系課文以及“哭”程度的加深理解“號啕大哭”的含義)
e)“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里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指導朗讀)
讀是感情的基礎,讀也是感悟的升華。教學本文,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情意深厚,所以我注意啟發學生通過朗讀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心情,,在朗讀過程中做適當指導、點撥,或進行范讀。全篇的朗讀基調,要表現出卡羅納內心極度悲傷,朗讀的語氣要緩慢低沉。但是卡羅納回憶起以前和母親在一起的美好情景,這些語句要讀得歡快些,反襯出現實的凄涼
b、感受大家的關愛:(交流,暢談感受和體會)
卡羅納失去母親,是這樣的悲痛,這樣的脆弱,這時他最需要什么?(周圍的人對他的關愛、理解和安慰)讓學生討論:大家都包括那些人?(老師,同學和家長)
a)體會老師的愛:
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說:“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對他說:“哭吧,痛痛快快的哭吧,可憐的孩子!但你要堅強!你母親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見你,她依然愛著你,她還生活在你身邊。孩子,你要堅強喲!
老師是通過言語來表達對卡羅納的關愛。在朗讀老師的話語時讓學生做小老師,想象自己的班上有這樣一位受傷的學生我應該以怎樣的語氣來安慰他呢?
b)體會“我”的愛:
“我心里不由的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
“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卻不知說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
(這一“放”一“貼”,一句“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同學對他的關愛。)
(指導朗讀。)
“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我”主要是通過動作來表達對卡羅納的關愛,用雙手傳遞我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