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說課稿
一、說教材:
《卡羅納》這篇略讀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卡羅納》一文,散發著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讀者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因此,教學時,我從卡羅納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三、說目標:
基于這樣的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以及略讀課文的特點,預設本課的三維目標為:
知識與能力:認識生字,正確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運用閱讀提示,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卡羅納周圍的人對他的關愛,在閱讀中感受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重點朗讀體會老師對卡羅納的關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閱讀中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難點是通過字面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感情。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一定很熟悉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課前響起歌曲那清澈的童聲)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同學們,母親,是給我們最溫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溫暖的名字。可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親愛的母親。
【設計意圖】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弦,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出示課題:卡羅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怎樣的?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到生字詞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學生開始讀課文)。
2、反饋生字詞語
(三)、研讀不幸
1、過渡: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用“——”劃出文中描寫卡羅納的句子。(生讀課文)
2、交流
出示句子: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住,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他什么也沒說,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里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