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近2000年來的變化、變化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我們的母親河,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過程與方法:多媒體演示黃河變化的過程, 學生從中有所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黃河近2000年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準備: 黃河圖片、有關黃河的視頻。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課件出示地圖上的黃河。
(設計依據:創設情境,讓學生對黃河有個初步的認識。)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預習課文,你讀懂了什么?指生回答。
(設計依據:培養學生預習的好習慣,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在大意,并試著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讀后進行評價。
(設計依據:讓學生轉換角色一則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則可以集中注意力閱讀文章。)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黃河及兩岸情況圖片,教師師有感情地讀第三自然段。
4、出示視頻,黃河流域的近況。
(設計依據:通過對黃河不同時期的對比,讓學生從視覺上首先感到震撼,從而體會“搖籃”與“禍河”的含義,產生“大吃一驚‘的切身體會,并急于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由此引出下文。)
三、學習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具體說出黃河變化兩方面的原因。
(2)這兩個原因有聯系嗎?
(3)如果不制止,后果會怎樣?
2、同桌協作,完成下表。
黃河變化的原因
兩大原因的聯系 所造成的后果 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表格。
(設計依據:這部分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填表可以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個系統清晰的認識,掌握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治理方案。)
四、品讀:揭示中心,試談體會。
1、回歸整體,文章可以分幾部分,為什么這么分?
2、師:從黃河的變化中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應該怎樣保護環境?
3、在班中集體交流自己小組擬訂的環保建議。
(設計依據:回歸整體,深化主題,通過談體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暢談從文中受到的啟示,如:我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要合理地開發與利用大自然;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發展前景,才能為子孫后代造福;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人人有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