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案設計
“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句話學生很難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課前讓學生收集了有關信息資料,并精心編輯了課件,將一些不同時代的戰爭畫面以及戰火中無辜百姓慘遭涂炭的照片、圖片展示給學生,意在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感受戰爭的殘暴以及和平的“脆弱”。教師精心設計的解說詞,與驚心動魄的畫面相互配合,不斷激起學生的感情的波瀾,對理解句意、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呼聲,升華維護和平之情。
1.學生聆聽配樂詩朗誦《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節選)
此時此刻,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嗎?
指名學生練習說話。(可以對“恐怖分子”說,對“戰爭的發動者說,可以對“武器的制造者”)
師:就讓我們向整個國際社會發出呼吁—
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
2.師(指板書)小節:
如果我們都具備“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和平之花就不再嬌嫩(捧去“嬌嫩的”,補寫“永駐人間”),就會永駐人間,這不僅是—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更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愿。
3.師: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少年兒童,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要正確引導。)
[設計意圖]
此處設計“說話練習”,意在讓學生在需要表達的時候練習表達,情動而辭發。這是借助閱讀課提供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同時,這個練習,也是對學生情感目的達成情況的—個檢驗,對強化“憎恨戰爭,愛好和平”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實踐延伸,表達熱愛和平之情。
1.可以把課前搜集的資料制作手抄報。
2.可以給飽受戰爭之苦的外國小朋友寫一封信。
3.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如網絡等呼喚和平。
[板書設計]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嬌嫩的)“和平之花”永駐人間
[設計意圖]
“人道與公正的素質”是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對“爸爸”的崇高獻身精神的評價,也是本課、本單元課文教育教學的重點。“嬌嫩的和平之花”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最后采用動態板書,在學生理解了“嬌嫩的和平之花”的含義后,擦去“嬌嫩的”,在“和平之花”后面補寫“永駐人間”,預示著人們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教師的總結語與板書內容相互配合,揭示了本課的中心思想。
[特別建議]
這篇課文屬于書信體的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飽含著—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鑒于學生對戰爭的陌生,本課設計了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對突破難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條件有限,也可使用部分圖片進行教學。總之,教師在課前,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將本課教學內容納入本單元“戰爭與和平”的主題,鏈接教材以外的豐富材料,幫助學生真切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緬懷那些為和平英勇戰斗的英雄們,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
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能會選擇與本案不同的照片或圖片,建議老師們精心設計圖片的解說詞,使解說詞與圖片的展示相互配合,共同刺激學生的視聽,以達到激起情感的作用。
課前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戰爭的資料,在收集和整理資料與的過程中了解戰爭,了解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災難,是為理解課文、突破難點做準備的,教師可將其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課堂上有選擇地介紹幾個,能夠將學生帶人情境即可,不要過多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