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第8冊第5單元第18課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天日,捐獻的角膜的故事。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某個人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假如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將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呀!這個人的眼睛也將得到永生,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文章刻畫了讓人難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親;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動的“我”以和可愛、才氣橫溢的孩子。他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感動、讓人懷念,讓人學習。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有著較好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但也有一局部小朋友比較自私,不懂得關愛他人。這是一篇滲透德育的好文章,可借助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來喚醒小朋友們的愛心。促使小朋友們都來為他人、為社會獻愛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按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致地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包括眼角膜在內的器官捐贈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提出問題,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引起興趣。
1、盲姑娘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該多好呀!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讓許多和盲姑娘有著類似遭遇的人們有了恢復健康的可能。(板書:眼睛)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與眼睛有關。
2、板書:永生的,齊讀
3、你腦子里蹦出的第一問題是什么?
預設1: 什么叫永生的眼睛?……
評價預設: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
【設計理念】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新課的導入從連接語導入,簡潔而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調。通過課題質疑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讓一生領讀其它生跟讀正確的讀音
3、重點詞語,引導學生正音(注意多音字“重”的讀音)
籠罩 呵護 流淌 孤零零 捐贈 器官 角膜
盲童 酷愛 擁抱 遵從 失明 領悟 摟住
突如其來 不假思索 屢屢獲獎 栩栩如生
熱淚盈眶 與世長辭 重見天日 奪眶而出
指名讀——抽讀——點撥多音字“假、重”
3、疏理全文:文中主要講到哪幾個人,她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板書: 琳達 琳達的父母 琳達的女兒
(14歲) (溫迪 14歲)
4、那課文主要是她們一家人做了一件什么事?
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天日,捐獻的角膜的事。(板書:捐獻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