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案例
(四)研讀另外幾外驕傲
1、請大家都圈出來,還有哪一份驕傲也深深地觸動了你?
2、出示:
含有驕傲的句子:
溫迪告訴我:“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令你驕傲嗎?”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3、哪一份驕傲也深深地觸動了你。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⑴比較: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溫迪而驕傲。
①有什么不同?預設:強調了14歲
②14歲的溫迪還打算干什么?
③你覺得: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幅角膜,還留下了什么?
④溫迪是她媽媽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跟她差不多同齡,你想對課文中的溫迪說點什么?
出示:小練筆
我想對14歲的溫迪說:“——————————-”
⑤孩子們,書到這里,上課剛開始時我們提了一個問題,眼睛為什么是永生的?你覺得永生的是什么?
小結:(完成板書:→)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愛心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那么這愛心、這生命也將永生。
【設計理念】 學生能從作者一家愿意給失明者捐獻角膜,并為能夠幫助別人而感到自豪,學習他們那富有愛心的高尚品德。幫助學生體會帶愛心是不會停止的,是永生的,從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過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課文到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并沒有結束。
四、呈現故事結尾,升華情感
1、出示結尾,默讀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2、孩子們,讀完這個結尾,你最想說的是什么?14歲的溫迪怎么樣了?她母親又是怎么做的?
3、14歲的溫迪是不幸的,但得到溫迪捐獻的角膜的人是幸運的。老師這兒有一首詩,就是其中的一位受捐者寫給溫迪的。齊讀。
你的眼睛,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恒的痛苦,像塵埃,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我曾經是一位遠離光明的人,
當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時候,
我多么想去看看身邊的親人朋友,
去看看初生的旭日,
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
我是幸運的,
因為我接受了溫迪捐獻的角膜。
是她給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
4、雖然溫迪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她的生命是有意義的,是永生的。像她這樣的好心人還有很多……(出示:3歲的小女孩、叢飛等)
五、自主作業,拓展延伸
孩子們,他們都是一群有愛心的人,我想也一定深深地感動了你。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你覺得可以做些什么?請大家一起來布置今天的作業。
【設計理念】教學結束后,以教材為依托,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確立探究的主題,從解讀文本成為“讀者”到感悟課文成為“學者”,最后提升認識成為“作者”的過程中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語文的魅力。從而訓練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