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課是北師大版第八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規則”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規則的重要性,懂得為了遵守規則而個人做出某些犧牲的必要性,從而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墩l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的歌,本課列舉了學生很熟悉,但平時不注意的四件小事,通過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學生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學生生活中是有規則的。本課一共有四個小節,分別寫了亂給小動物喂食物、不走天橋和地下通道而翻越欄桿或橫穿馬路、隨地亂扔垃圾和不按順序排隊四種現象。這些事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四個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給學生進行續寫練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小詩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發人深思?梢宰寣W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出發,懂得如何遵守規則,并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踐中去。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對課文中列出的4種不良現象非常熟悉,有一些學生本身就存在這些不良行為,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很容易調動。對于這些11、1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思想上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應該自覺維護和遵守社會規則。但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中,往往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認為偶爾犯一次錯誤不要緊,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孩子們這一特點,強化規則的意義,以及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掌握“垃、圾”等生字并能正確書寫;2、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仿寫練習,續寫詩歌。
過程與方法: 1、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2、畫出重點詞語,體會對于違反規則的不良心態的準確描寫。
情感態度價值觀:1、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2、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教學重難點: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2、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小學生的感情,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應重視體驗,有較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qing導練”為主要教法,其目的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采用“讀―議―創―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這樣可以加強訓練的可操作性,減少無效成分,從而增加訓練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從而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一些關于不遵守規則而導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2002年2月23日,在北京動物園里,發生一件慘不忍睹的悲慘事件。一個名叫劉海洋的清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惡作劇地把硫酸當作飲料喂給了黑熊,一瞬間,可憐的黑熊倒在地上,一邊翻滾著,一邊發出悲慘的叫聲。等公園的管理人員趕到時,已經有五只黑熊被硫酸燒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只雙目失明、危在旦夕……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悲劇?
2、是啊,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電視節目和一些數據,想知道是什么嗎?那就仔細的看看吧。(出示多媒體課件)
(1)由于不遵守交通規則2005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
(2)由于游人不遵守動物園管理規則亂投喂食物,致使動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廠不遵守環境保護規則隨意向江河排放有毒污水,致使部份魚類無法生存……
師:聽到這些情況,你們有什么感想。(學生談各自的感想。)
二、借助課題 初讀課文
師:(小結學生的感想后提問)你們認為“規則”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邊讀也思考,并做好標注。(生自讀課文。)
全班交流:規則是什么?
師:(小結交流情況)同學們都有自己各自的“規則觀”,其實事事都有規則,大家遵守了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
三、再讀詩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