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設計之一
教材分析:《誰說沒有規則》是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規則”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規則的重要性,懂得為了遵守規則而個人做出某些犧牲的必要性,從而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的歌,本課列舉了學生很熟悉,但平時不注意的四件小事,通過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學生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學生生活中是有規則的,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本課一共有4個小節,分別寫了亂給小動物喂食物、不走天橋和地下通道而翻越欄桿或橫穿馬路、隨地亂扔垃圾和不按順序排隊四種現象。文章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這些事例貼近學生的生活,便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加之4個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更給學生進行續寫練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詩歌批評了無視規則的四種不良行為。每一小節的用詞都很準確,句句到位。第一句以設問的形式,引起讀者的注意;“明明白白”一詞,不僅指書寫規則的字跡清楚,還包含人人心知肚明的道德規范。即使這樣,有些人還是違反了道德規范,甚至“回頭一笑”、“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說出“別人也這樣做”、“這樣方便快捷”、“沒人看見是我”、“用不著你管我”這樣典型的反映其心理狀態的話。小詩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發人深思?梢宰寣W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出發,懂得如何遵守規則,并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踐中去。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垃、圾”等生字并能正確書寫;三是能夠在重點的詞語下加點,在重點的句子下面畫波浪線。四是能夠從現實生活出發,續寫詩歌。
過程與方法:一是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畫出重點詞語,體會對于違反規則的不良心態的準確描寫。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教學重難點:一是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二是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三是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的感情,而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思路: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qing導練”為主要教法,主要依據有兩條:一是激qing導練法最能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教學內容主要是借助課題理解全文,采用“讀―議―創―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這樣可以加強訓練的可操作性,減少無效成分,從而增加訓練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二是這種以導練為主體的訓練程序,最適于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一些關于不遵守規則而導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1、由于不遵守交通規則2004年全國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達10萬人,高居全球榜首,占世界的1/5。
2、由于游人不遵守動物園管理規則亂投喂食物,致使動物死亡。
3、有些工廠不遵守環境保護規則隨意向江河排放有毒污水。
師:看了這些情況,你們有什么感想。(學生談各自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