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設計之一
[這一設計形象直觀,感染了學生的情緒,為本文教學確定了情感指向。]
二、借助課題 初讀課文
師:(小結學生的感想后提問)你們認為“規則”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邊讀也思考,并做好標注。(生自讀課文。)
全班交流:規則是什么?
[用“規則是什么”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初讀時感知課文設置的情景。]
三、精讀感悟
1、師:(小結交流情況)同學們都有自己各自的“規則觀”,其實事事都有規則,大家遵守了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
2、學習第1小節。抓住“明明白白”這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回頭一笑”、“別人也這樣做”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充分討論這類的言行,再讓學生設想一下這樣做的后果,使學生認識到規則是需要自覺維護和遵守的,要主動抵制不良習慣,不要隨波逐流。指導學生朗讀,注意讀好“明明白白”、“回頭一笑”等。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不守規則者的心理活動,使每一位學生都切身感受到了規則是要自覺遵守的。]
3、總結學習第1小節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學習2、3、4小節。引導學生抓住“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這些提示語,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進一步深入理解某些人的心理狀態,促使學生進行自省,從而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的主要內容采取了“扶-放-扶”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這一設計也鍛煉了學生理解、分析課文的能力。]
四、調動情感,續寫詩歌。
1、師: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總結出了許多條規則,而且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們一定會遵守這些規則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規則,你們想一想,說一說,好嗎?(生說自己在生活中認識到的一些規則。)
師出示課件(幾組其它的社會規則)
2、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讀寫。(生續寫。)
3、全班交流自編的詩歌。圍繞“如何遵守規則”展開評論。
[把語文課生活化,把課本知識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4、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又有哪些收獲?(生說)
我們都應該做一個遵守規則的小公民,我相信,大家都遵守規則,祖國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