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徐悲鴻勵志學畫》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年輕的畫師徐悲鴻在巴黎學畫時,受到外國學生的侮辱,他奮發努力,刻苦學畫,“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的故事,贊頌了徐悲鴻為國勤學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愛國之情。全文共八個自然段,緊扣課題,圍繞“勵志學畫”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受辱立志、勤學苦練、轟動世界”。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過渡自然。前后兩次寫到外國學生的對話,從嘲笑到認錯,前后照應,彰顯主題。
第一課時,了解題意,弄清文章思路,分段,概括文章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等語句的含義。
2、感情朗讀課文,從朗讀中體會人物心理變化,感受徐悲鴻堅定的信念和真切的愛國之情。
3、語文能力訓練重點:用“心”讀好這句話。
課前準備:寫有外國學生兩次對話和徐悲鴻“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過人”的小黑板
《駿馬圖》
教學過程:
一、 設疑導入:
師:課文題目是------(生:《徐悲鴻勵志學畫》,)誰來說說你對“勵志”的理解?
徐悲鴻立的是什么志?他為什么要立這樣的志?他有沒有實現自己的志愿?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解開這個迷團。
二、 精讀品味:
(一)、學習“受辱立志”:
1、大家喜歡聽音樂嗎?音樂總有引子、高潮和尾聲,文章與音樂是相通的,這篇課文的引子是什么?(生答:受辱立志)
2、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的第一部分,邊讀邊想:你在這部分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讀、找句)
3、交流:
生:我知道了徐悲鴻年輕時很了不起,法國著名繪畫大師達仰很看重他。
生:我讀懂了徐悲鴻立的志是: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生:我讀懂了徐悲鴻為什么要立志。是因為一個外國學生嘲笑說中國人成不了才。
4、誰來讀外國學生的話?(生讀,評價,要讀出嘲諷的語氣)
理解: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生:到最好的環境中去學畫也不能成才。
生:學到死也沒有用。……
5、這個外國學生太目中無人了!徐悲鴻受到這樣的侮辱,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讀書要讀出人物的內心感受,請你讀好這句話。(板書:用“心”讀好這句話。)
指生讀,讀出堅定的語氣。齊讀這句話。
談談你對“真正的中國人”的理解。
生:就是有骨氣的人。就是不怕困難的人。是有志氣、有恒心的中國人。……
(二)、學習“勤學苦練”:
1、 徐悲鴻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來學習這首樂曲的“高潮”部分。
自讀第二部分,把文中寫徐悲鴻怎么做的這些有力的音符找出來。
2交流:
a、生答: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師:以前的他努力嗎?為什么要“更加”奮發努力?
(出示《駿馬圖》)請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馳,勇往直前的?是因為他知道-----(“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生齊讀這句話。)
b、生答: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
師:什么叫“潛心臨摹”?臨摹什么?一整天是什么概念?徐悲鴻為什么要這么勤奮學畫?
(“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生齊讀這句話。)
c、生答: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為的是省下錢來購買繪畫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