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虎門銷煙兩課時教案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虎門銷煙的經過。
2、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 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虎門銷煙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發生在什么時間?
二、細讀課文。
(一)、直奔重點段,了解銷煙經過。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給中國人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林則徐頒布禁煙章程,下令禁煙,他是怎樣銷毀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哪一節具體寫了銷煙的過程。(第三自然節)
2、指名讀第三自然節。
師:這一天的午后二時許,林則徐等人健步登上禮臺。這時候,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那么,工人們是怎樣銷煙的呢?
學生自讀第三節,畫出描寫銷煙過程的語句。
指名說出語句,教師課件或小黑板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民工......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銷煙分幾步完成?(三步)哪三步?
板書: 撒鹽巴 同時,在出示的這段話中用紅筆圈畫出“先......再......然后”三個詞語。
拋
倒石灰
齊讀這段話。
學生看板書練習敘述銷煙的過程,用上“先......再......然后”三個詞語。。
指名復述。
3、林則徐銷煙僅僅是1839年6月3日這一天嗎?(不是,整整持續了23天)
指名讀第五節,從“23天”、“二百多萬斤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說出體會到銷煙持續時間長,銷毀數量多,從中也可以看出流入國內的數量之多,對國人的危害之深。)
(二)、學習二、四兩節,感受銷煙場面的壯觀。
過渡:這篇課文不僅寫了銷煙的經過,作者還 不惜筆墨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強烈反響。自由讀二、四兩節,邊讀邊圈畫出重點詞語,把自己的體會簡單寫在旁邊。
1、學生自讀二、四兩節,圈畫,批注。
2、同桌交流。
3、指名談體會,重點品讀。教師做如下預設,對學生的發言隨即點撥,并指導朗讀。
a、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分外”是“格外”的意思。藍天當頂,碧海無垠,綠樹成蔭,它們把虎門裝點得美麗、幽雅。然而今日的虎門寨卻不同于往日,因為這里將會發生震驚中外的事件,所以它顯得格外壯觀。)
b、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一大早”就趕來,說明虎門銷煙這件事事激動人心的,老百姓明明知道午后才銷煙,卻一大早就趕來,可見他們 對這件事是多么關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水泄不通”表明前來觀看的人極多,渲染出場面的轟動,同時,也不難體會出虎門銷煙反映了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這是大快人心的正義之舉。)
你能把這種人多的場面和老百姓的激動心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學生練讀。指名賽讀。分組讀。齊讀。
c、過渡:還沒開始銷煙,老百姓就如此激動,當看到害人的隨著潮水卷進了咆哮的大海之中,老百姓更是-----
齊讀第四節。指名讀,看誰讀得最激動。
師:是啊,外國侵略者們把大量得運到中國,危害我們的國民,騙取我們的金銀。多少人骨瘦如柴,多少人家徒四壁,多少人沿街乞討,多少人凍死街頭!這一切都是害人的 造成的,都是外國侵略者犯下的滔天大罪。林則徐下令銷毀,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中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受侵害了。這樣利國利民的事,你說老百姓能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