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徐悲鴻勵志學畫
以前的徐悲鴻學畫的態(tài)度怎樣,到第一自然段去找找相關的詞語?現在是“更”加奮發(fā)努力,因為他要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書中還用了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呢?(朗讀打比方的句子) “ 駿馬”,它有什么特點?這樣打比方更形象的寫出了徐悲鴻怎么樣?(再次朗讀)
過渡:還有哪些句子告訴了我們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
② “每逢節(jié)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
抓住:“每逢……就……”感悟句子表達的意思,并體會去掉這組詞意思有什么不一樣
比較句子: 每逢節(jié)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
節(jié)假日,徐悲鴻進館去臨摹
讀讀看,意思還一樣嗎?多了這組關聯詞,就能讓我們體會到什么?是啊,徐悲鴻為了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所以他整天的勤學苦練。(讀讀看)
過渡:還有哪些句子告訴了我們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
③“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
a、 比較句子“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讓學生從標點符號中感受徐悲鴻學習、繪畫的時間之長,繪畫的不容易
b、 抓住“一整天”引導學生想象他這樣畫個不停身體累不累?
c、深入徐悲鴻內心與之對話:
此時,在他身邊有人勸他休息,可徐悲鴻卻說什么?
(讀中心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為了給中國人爭氣,我們的徐悲鴻就這樣在學習上不知疲倦的畫著畫著。(男女生分讀)
過渡:還有哪些句子告訴了我們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
④“徐悲鴻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為的是省下錢來購買繪畫用品。”
a、理解“清苦”,抓住:只、小閣樓、經常、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等理解、感受他這樣做是為了什么?(省錢買繪畫用品)
b、引導與之對話:沒有繪畫用品為什么不能少畫些作品?
(再讀中心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徐悲鴻的小閣樓,體會他為了繪畫而忍受的生活的清苦)
過渡;是啊,徐悲鴻為了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徐悲鴻為了給中國人爭氣,他默默地忍受著生活的清苦。就這樣,畫呀,畫呀,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二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我們的徐悲鴻學畫終于看到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