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明明白白,怎么教—清清楚楚 ——干國祥《九寨溝》教學側(cè)記
前提:
本次開放周,語文同題異構(gòu)選的是四年級一篇寫景散文《九寨溝》。我和張立華老師昨天已經(jīng)分別上過,晚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就寫景散文教什么達成了臨時性的共識,具體“怎么教”才能達成習得寫景散文的能力是繞不過去的障礙。干國祥老師今天為我們現(xiàn)場進行了演繹。
課堂:
第一課時
清晰的確定目標
干老師出示了ppt: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
就這篇文章來說,是:
“書讀百遍,其‘景’自現(xiàn)。
干老師進一步解釋:
就是透過文字,在腦海中出現(xiàn)清晰的畫面,不僅有各種景物,而且有層次、條理、過程,是一幅完整的圖畫,一段清晰的電影。
后面整節(jié)課的教學應該說都是圍繞這個主要目標來進行的。
學生對這樣的教學形式顯然很感興趣,眼睛紛紛亮起來。
在板書課題,按字理教學了“溝”和“寨”兩個生字后。
干老師告訴學生,用你的耳朵來聽,老師讀,你聽,構(gòu)建九寨溝的畫面。
有意思的是,當有學生指出老師多錯了兩個字音時,干老師先表揚了他,又指出,我們現(xiàn)在要關(guān)注的是能否構(gòu)建清晰的畫面,不能只關(guān)注錯誤而失去了一段美麗的風景。
抓一點突破全篇
接著,干老師和同學們把視線移到了課后習題上。
5、默讀課文,想想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幾乎全班學生異口同聲說:總結(jié)全文的作用。另有學生補充說,還有首尾呼應的作用。
老師請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按字理理解生字“禽”:【禽字怎么記住它?出示甲骨文“禽”字,你看它像什么?一個網(wǎng)兜,下面是什么?手,一個人手里拿著網(wǎng)干什么,去撈魚,去捕鳥,這個字念什么?學生喊是禽,干老師表揚他,你真厲害,甲骨文你都認識。后來有個人在上面加了提手旁,捉什么,學生齊答,捉鳥。所以后來這個禽字就專指鳥類。“擒”就專指擒拿了。】
干老師提出新的要求:
能否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這一段,也概括全文的內(nèi)容?學生在這樣的概括能力面前可能遇到了難度。紛紛找出了“美、詩、情、仙、滿、畫”,學生顯然沒有理解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干老師繞過去了:為什么這段話概括全文?這次學生能回答,因為用了四個詞語,描繪了課文講述的內(nèi)容。老師追問:哪四個詞語?學生回答: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老師請大家把跟四個詞語對應的句子一一找到的舉手。學生可能以為是在最后一段中,都很快地舉手了。老師提示是在文中找,因為學生此時是投入的,很快小手又都舉起來了。
學生很順利地找到了古木參天和雪峰插云所指的句子。接著找到了平湖飛瀑的平湖。在找“飛瀑”時老師表揚了一個給前面同學補充的同學,說她很善于傾聽。在找“異獸珍禽”時,學生指出是第四自然段,老師沒有請學生來讀。告訴學生,第四節(jié),我們先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