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田園詩情(三課時)
二、引導描述
1、現在,我們正要去荷蘭游覽,可是,我們缺少一名導游,這可怎么辦哪?(師一臉的愁容)
2、學生踴躍舉手,爭當小導游。
3、那作為導游,我們要向游客介紹清楚什么呢?(荷蘭田園風光的特點)
4、怎樣才能說清楚、說詳細,讓游客感到不虛此行呢?
5、生討論后試講。
6、集體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三、引導背誦
1、確定背誦段落
小朋友們,學習了課文,你被哪些景色深深吸引了?能說具體些嗎?
2、指導背誦。
四、作業
1、補充習題。
2、將這如詩如畫的荷蘭田園風光介紹給你的爸媽聽,并將這一過程記錄下來,作為本周的日記。
聽課感受
今天張老師把第一課時上的十分自然且連貫,雖然今天沒有生字詞語的教學,不過學生們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也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可見預習工作應該是不錯的,也說明學生們大致理解課文之后就將生字詞語也很好的融會貫通了.這堂課的教學重點張老師放在段落大意上,但又不是那種死板的灌輸概念,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然后起個名字.這樣一來,每一段的中心就很清晰的被拎了出來,大致內容也顯而易見了.因為這個環節對學生來說是有選擇性的、而且回答的機會又很多,所以今天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大部分同學都踴躍舉手,很好的激發腦力.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句廣告詞"我選擇,我喜歡."看來課堂上應該多給學生一些這樣的機會,主動的空間,學生們上課的興致就高了.本堂課看似隨意,實則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學模式,在輕松活潑的師生交流中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課前思考:
在整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注意用再現的方法,讓學生把語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腦中,讓他們能透過文字,感觸到田園詩情畫意。像牧場的綠草、鮮花、清河等,我們可以放大他們的美,讓這些美能更好地詩化,點綴那些生靈的詩意。對于重點的語句,可以采取反復誦讀的方法,讓這些語言形象,能深深地記憶在學生的心靈之中,如什么樣的綠草,什么樣的鮮花,什么的駿馬等,讓學生能深深地記在腦中,形成很好的語言積累。
對于像這類文質兼美的文本,我感覺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地通過再現式的朗讀,讓學生踏踏實實地感受到語言本身的魅力與美妙,不宜采用什么導游式,合作探究式等,因為畢竟是在四十分鐘內完成。
聽課感受
本課的第二課時張老師首先讓學生們在經典誦讀中找帶有田園兩字的詩歌,并且與課文中的田園對比,找相似與不同之處,以便學生很好的把握課文.之后又讓學生們回顧昨天在課文中學到的畫面,并請學的好的同學上臺背誦,此外還讓別的同學劃出自己一段中最喜歡的句子,最精彩的畫面,給了學生們一個交流感受的機會.本課結合多媒體教學,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放映對應的圖片,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課文內容,也更深的感受到作者想要展現的那種田園詩情了.
授后小記:(第一課時)
今天這堂課,我借鑒了張校的授課方式,感覺效果還不錯。我一下狠心,大膽嘗試一把,打破以往第一教時的常規上法,先不進行生字教學,從課題入手,讓孩子們說說你印象當中的田園是什么樣的?詩情又是怎樣理解?引出——荷蘭后,讓他們交流一下你對荷蘭了解多少?他們的預習效果比較令人滿意,查找了很多資料和圖片,激起了讀書的欲望后,我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隨后給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取個名字,誰取得最恰當,我就錄用誰的名字。我發現,這次初讀課文,他們比以往都要認真仔細,在后來的發言中,也證實了這一點,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張校的方法果然奏效,他很善于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想,在扎實自己的常規課以外,還要另辟新徑,使孩子們更快樂更有效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