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理解及相關教學建議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劇本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體會公儀休廉潔自律、機智過人的品質。要通過課后練習4的訓練,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和大語文教育。
第四單元
共四篇課文。單元的主題緊緊圍繞一個“愛”字,有無私的愛,有純真的愛,有親人的愛,有博大的愛……細細讀來,著實令人感動。
《永遠的白衣戰士》這是一篇人物通訊,記敘了廣東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冒著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地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自己卻被感染上非典型肺炎,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歌頌了她忠于職守、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塑造了一位新時代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
教學中要相機向學生介紹有關非典的知識和當時嚴峻的形勢,創設與課文吻合的情境;要引導學生圍繞課后練習4,找到文中的相關語句,精讀品悟人物的品質,在這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讓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番茄太陽”》課文講了一位拄著雙拐的殘疾青年—“我”與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間的一段交往,表達了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如果說上面一篇課文給人是一種壯烈之美,那么這篇文章給人的是一種陰柔之美。在平淡之中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于細微之處催人奮進。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抓住主干,即“我”與明明的交往和“我”的心情變化,雙線并進,互相推動,充分感受小女孩漂亮、聰明、純樸、富有愛心等美好品質,領悟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要充分發揮讀的功能,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第一次抱母親》課文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在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她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的事,表達和歌頌了人間偉大而深厚的母子親情。
教學中要把“我”兩次抱母親作為講讀展開的線索,結合課后練習4的問題,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為兒子對母親的那一片孝心。要注意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他們走進文本,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人格。
《我不是最弱小的》課文講了薩沙與家人外出度假,突遇暴風雨,父母親很自然地把雨衣讓給了年齡最小的薩沙。在他們的影響下,薩沙把雨衣蓋在了嬌嫩的薔薇花上的事,贊揚了薩沙一家人保護弱小者的美德。課題是薩沙說的一句話,而且文章的結尾也落在這句話上,給人無限的回味。
要引導學生在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印象的前提下,抓住細節,一是文章對薔薇花的兩處描寫,二是薩沙的三問和媽媽的兩答展開教學,做到前后連貫,突出中心。
總的來說,這一單元的4篇課文人文性很強,我們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在思想上受到震動,在做人上有所長進;同時我們還要牢記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使教學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第五單元
共3篇文章,與“動物”有關,前兩篇講的是飛禽,后一篇寫的是地上的動物。它們都寫出了動物的可敬之處,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