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理解及相關教學建議
《古詩兩首》《池上》寫鄉村孩童的天真可愛,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兒垂釣》中則有“映身”、“遙招手”、“不應人”。教學中要把詩句中寫景和敘事的畫面有機地結合起來,自然巧妙地過渡引導,使整首詩的意境渾為一體。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的教學,在學生初步了解大意后,可以用中心突破的方法,由“物”到“人”,逐步提升學生對文本的認識。
《黃河的主人》一文,還是要根據作者的思路,圍繞課后練習5來組織教學,朗讀和感悟相結合,側面襯托和正面刻畫并重,讓學生在課文特定的情境中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