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冀教版)
(2)齊讀,體會作者運用動詞的準確。這里用詞多準確啊!我們在習作時也要注意用詞準確。
(3)那是不是所有爬山虎的腳都緊緊巴著墻?(不是。)那沒觸著墻的怎樣了?讀第五自然段。(不幾天就枯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
觸著墻的怎樣了?(巴在墻上相當牢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相當、休想。)
師: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滿高墻;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不怕風吹雨打,牢牢地巴在墻上。此時此刻,你最想用一個什么詞來贊一贊爬山虎的腳?(神奇)
三、引導發現,發散思維,總結寫法。
1.學了這課,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了哪些啟發?(觀察細致,要抓住特點,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2.你要向葉圣陶爺爺學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準確生動的詞語,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四、寫字。
1.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莖”字容易寫錯,它的中間部分不能寫成“又”字,寫時不要交叉。
“漾”字右下方是一個“永”字,要與“水”區分開。
“萎”字結構比較復雜,提醒學生把字寫緊湊。
“拂、費”兩個字中都帶一個“弓”字,教師注意指導“弓”的筆順。
2.讓學生找其他生字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如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就不盡相同。“鋪”要寫得左窄右寬;“貼”要寫得左右相當。
3.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你也像作者那樣仔細觀察過自己感興趣的植物嗎?你有什么發現?同學之間交流一下,再試著寫下來。
19 綠葉的夢
教材分析:
《綠葉的夢》是當代女作家葛翠琳用愛之心、美之眼、情之筆書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作者用詩意的題目、詩意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間都散發出大自然濃郁、清新的氣息,都散發著童年生活的真實、美好。貼近自然、貼近兒童生活,是這篇課文的特色。讀著它,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憶與美好的向往之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啟蒙、標本、覓食、洋溢、清熱明目、祛痰止渴”等詞語的意思。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了解頓號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
過程與方法: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孩子們在大自然里和綠葉快樂嬉戲的場面展開想象,體會綠葉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和作家所要傳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樂于像作家一樣熱愛生活,關愛自然。
重難點分析:
課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則具體描寫了孩子們快樂的“綠葉之夢”。這三段是課文理解的重點與難點。教學中,要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說出各自的感受。可結合課后的習題“綠葉的夢是一個怎樣的夢?”來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揭題: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綠葉的夢,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嶄新的世界,跟隨女作家葛翠琳追逐綠葉的夢。
板書課題:19 綠葉的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課件出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生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