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參第七單元
“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兒女遠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發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處理完這些事之后,依然滿懷信心地種植金盞花……”
雖只有兩句,卻把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盞花的執著精神描寫了出來。第1句從時間角度寫老奶奶能長期堅持研究培育,說明老奶奶有毅力。“春種秋收”,概括一年的種植過程。“循環往復”,表示周而復始地來回反復地運作。“沮喪”,灰心失望。這幾個詞語說明老奶奶在年復一年的種植研究中,一直信心百倍,第2句,寫老奶奶排除家庭變故的影響堅持研究培育,說明老奶奶很堅韌。表現老奶奶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精神。
“她甚至不知道現在那則啟事還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色金盞花。”
這一句話連用兩個“不知道”,揭示老奶奶純潔、正直、樸素的品格,表明她培育白色金盞花毫無功利目的,只是想為社會做貢獻,為園藝事業做貢獻。第一個“不知道”,說明老奶奶不貪圖“重金”。她根本沒有關注“重金懸賞”,所以,她不在意“啟事還是否有效”。第二個“不知道”,再進一步說明老奶奶不關心“重金”是否能到手。“是否有人培育出純白金盞花”,暗含“是否有人領走賞金”之意。
“老奶奶對著聽筒小聲說,只想問一問,你們可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能種出來……”
這是老奶奶在聽到園藝所所長電話后的回答。園藝所所長在電話中說明“賞金不再兌現”,問老奶奶“有什么其他要求嗎?”這個“其他要求”是指賞金之外的要求。面對這些,老奶奶的回答卻回避了,進而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培育出其他顏色的金盞花。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利己”之事絕然不提,“利人”之事百做不厭。為美化社會,為繁榮園藝事業,她愿意繼續無償地干下去,這才是真正的“無私奉獻”!老奶奶的話是“小聲”說的。面對取消“重賞”,她心如止水,異常平靜,反映老奶奶的良好心態,進一步表現她的高尚的品格。老奶奶培育出了純白的金盞花,她更是一株純潔無瑕的金盞花。
〔寫作特點〕
1.用平白記敘展現人物風貌。
作者寫此文的宗旨在于頌揚老奶奶的高尚的品格。文章寫她用漫長的20年,培育出純白金盞花的事,寫得十分樸素、平白。全文不涉及生物遺傳學上的高深理論,也不過多地鋪排、形容與描繪,僅是自自然然地講述她20年的培育過程,讓人們看到老奶奶的崇高精神風貌。特別是后半部分,寫她在園藝所沒有兌現重金的情況下,仍說“可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能種出來”,更令人感動。老奶奶的偉大是平凡中的偉大,她所追求的只是能為他人、為社會盡點綿薄之力而已。
2.開頭結尾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文章開頭第1句就交代事件起因,一點彎子不繞,也不做背景介紹,顯得利落、簡潔。結尾寫老奶奶與園藝所所長對話,不談待遇,不答復所長問題,卻出人意料地提出想繼續培育其他顏色的金盞花。所長讓老奶奶提要求,實際在暗示老奶奶,可以適度地要待遇,因為你做了貢獻。老奶奶不僅不提,甚至干脆不談這個話題,可見老奶奶的思想境界何等崇高。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