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參第七單元
⑵指導寫作。
學生在理解習作要求后,組織學生選擇話題,并在小組內討論。以某個學生的具體事例為討論內容,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具體事例中得出個人的心得體會。這些個人感受可以不同,這樣做是為了營造一個討論的氛圍,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寫作欲望、開擴寫作思路,取長補短,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習作。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對一些在認識上有偏激的學生加以正面的指導,使學生都能對本次的習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寫法上注意在記事的同時寫出各階段的心理想法。
2.學生動筆打草稿。
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遇到不會的字要及時查字典。在學生寫作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及時進行解答。
3.講評。
首先要綜合評述本次習作情況,著重評述兩點:⑴是否按照習作訓練要求去寫。⑵重點部分是否寫詳細了。
具體講評可采用“對比式講評”或“開放式講評”。“對比式講評”即選擇一至兩篇優秀的文章在班級朗讀、讓學生評價,說出它們的主要優點及不足之處,再出示個別較差的片段,師生共同進行評改。然后學生閱讀自己的作文找出問題,認真修改。“開放式講評”即引導學生相互品評,自由交流,讓學生在自我修改中進一步感悟寫作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語文七色光 七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語文七色光”由四項語文實踐活動構成。第一項為語文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訓練,內容為掌握字詞的正確讀音及修改病句。練習題本身難度不大,重在平時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項為“日積月累”,內容為積累詞語、名言和俗語。教學中除引導學生理解意思、熟記成誦外,還要引導學生擴大積累量,互相交流這方面的積累,以進一步擴大積累。第三項為“知識窗”,內容為了解《精衛填海》的故事,體會主人公堅定不移的精神。第四項為“窗外事”,內容為調查學生們喜歡的電視節目、報紙名稱以及了解最近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教學時要以交流為主,來擴展學生的視野。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的正確讀音。
2.找出病句的病因并進行改正。
3.熟記勉勵人的名言、俗語,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
4.了解《精衛填海》故事的內容及其中蘊涵的道理。
5.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更多近期國內外的大事,開闊了學生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病句的病因,并能正確進行修改。
2.積累勉勵人的詞語、名言、俗語等,并懂得恰當運用。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一些勉勵人上進的名言警句。
2.搜集與“持之以恒”有關的名言、俗語等并記在積累本中。
3.搜集最近發生的國內外大事的有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練。
⑴畫掉錯誤的注音。此項練習旨在讓學生掌握字詞的準確讀音。
①指導學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②學生自己讀詞語,畫去錯誤的讀音。
③學生個別匯報,對于有爭議的讀音可在全班進行交流。
④鼓勵學生去發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字詞的讀音容易出錯,對讀音準確的學生給予表揚。
⑵修改病句。此項練習旨在讓學生發現句子不通順的病因,注意詞語的搭配和準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