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生命的壯歌
(2)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什么?2、讀第四層,蟻團結果是怎樣的? 朗讀,思考,討論得出(這區區的弱者沒有……竟……扭成一團,……滾動……蟻團不見縮。 啟發學生展開討論,從而了解事情的高潮結局。討論:怎樣背誦《“蟻國英雄”》。1、回憶全文層次。
2、分析第二層層內句序。(向導驚叫——游人聽見——心里惋惜——熱浪、氣味)其他幾層仿此。
3、對照板書,背《“蟻國英雄”》。 回憶全文層次。思考討論。朗讀練習背誦。試背,同座互背。能對照板書背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達成目標復習一、指名喜歡背《“蟻國英雄”》的同學背誦。背誦;評議。背誦《“蟻國英雄”》。 二、《“生命橋”》精讀訓練1、讀第1自然段,思考:
當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時,羚羊中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2、默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出現了什么奇跡?
3、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
(1)“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指的什么情景? 為什么說這是神圣的?
(2)“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為什么把羚羊所劃出的一道道弧線比作“生命橋”?為什么說這座橋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
(3)獵人們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獵槍。這是為什么?
(4)齊讀全段。1、討論后指名口述內容。2、教師與學生共同研究如何通過簡筆畫表現這一場面。
畫成后,指名以簡筆畫為依傍,口述“奇跡”。3、理解①老少配合,一死一生;②沒有擁擠,沒有爭奪。4、理解:老羚羊甘愿犧牲自我,保存年輕羚羊,精神崇高偉大。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深入理解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的獻身精神。 三、朗讀全文,布置作業。1、有表情地朗讀《“生命橋”,》結合《“蟻國英雄”,》想一想:這兩篇短文歌頌了一種什么精神?
總題中的“壯歌”指什么? (悲壯的頌歌)
2、試背《“生命橋”》
3、作業
在《“蟻國英雄” 》、《“生命橋”》中,選一則你喜歡的背育。 討論理解:生命攸關時刻,顧全大局,犧牲自我。 通過對關鍵詞的反復朗讀品味,深入理解老羚羊和外層蟻國英雄們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的獻身精神。
反思 板書設計: 18、生命的壯歌起因:不慎 起火 火舌 圍向 小丘發展:叫 看 變 惜 夾高潮:扭 突圍 滾 焦臭 不縮小結局:沖 滾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