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課件演示:“殘”右上兩筆橫稍斜,不是撇。
課件出示:“博”與“搏”的組詞練習,進行比較。
(3)書寫生字。
(4)布置作業: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研讀課文,朗讀課文
二.教學步驟: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詞卡片(或課件出示)
(二)整體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讀課文,繼續思考課題中“征服”一詞說明什么?
2.交流認識。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課文按什么順序敘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經過的?
4.默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5.小結:課文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經過。
(三)研讀課文2、3自然段:
1.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導學生朗讀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旦”“數日之內便會死亡”、“極為罕見”、“無數人”、“談‘犬’色變”。
(2)學生互相評讀。
[引導學生正確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肯定別人優點,善意提出意見。重視人文素養的提高。]
3.引導學生體會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艱難和是否適用于人體的疑慮,并讀出感情。
(1)自由讀,感悟巴斯德的情感變化。
(2)指名對比讀,引導學生聽讀、評議:他們讀得是否一樣?你聽出怎樣的感情?
(3)你想怎樣讀?
[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培養學生認真傾聽、思考的習慣。]
(4)再評議、朗讀過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終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艱難;同時體會巴斯德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體的焦慮、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責任心。
4.小結:巴斯德經過長達五年的時間,經過艱辛的努力,終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邁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強烈的責任感卻是他對如何驅除狂犬病對人體的危害而憂慮不安。接著發生了怎樣的事情使他最終征服了狂犬病?我們接著看課文。
(四)研讀課文4—12自然段
1.整體感知:自由讀4—12自然段。
思考:這部分內容講述的是一件什么事?從這件事情經過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個怎樣的人?
2.研讀感受:
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默讀課文,劃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語句
(2)反復品讀感悟:從這些情感變化你中體會到什么?
(3)怎樣讀好這些語句?
3.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匯報本組對某一語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相關語句。
(3)其他組評議、補充。
[在學生匯報、補充和朗讀評議過程中,教師隨機出示課件,投影相關語句,引導學生深入進行感受交流和朗讀,體會巴斯德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崇高的責任心。充分展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熱情,在互動中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4.朗讀自己最感動的句子。
(五)總結:
可見出示名言和補充資料:
“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巴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