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一、導入:《小明學語文》
導語:小明今年上四年級,他特別喜愛積累詞語,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確,積累起來十分費事,你們能幫幫他嗎?
二、出示詞語
瞧 看 瞅 掃 視 盯著
講 說 商量 告訴 勸告
落落大方 竊竊私語 源源不斷
1、尋找規律:
(1)從詞語的意思來歸類記憶。
(2)從詞語的結構來分類記。
2、奪紅旗:比一比,誰記得又快又準。
3、比一比,誰的詞語多?照樣子再說幾個。
三、語文大觀園
我們下面要去語文大觀園玩一玩,可以三個一群,兩個一伙結成小組逛。大觀園里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活動,積極參加,還能得到積分呢!讓我們看看哪個小組的積分最高!
1、(出示)一扇門(門上有詩歌《四時田園雜興》
誰能有快又準得背會門上這首古詩,大門就會開開。
2、(出示)一只小猴子
一只小猴子擋住了去路,它帶來了一篇小詩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它就讓你過去。
3、妙語堂(練習句、段、篇)
第二課時
一、介紹:妙語堂里妙語連珠,我們將在這里有什么發現呢?還是進去看看吧!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里,你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哪些事你認為最有趣?把這段經歷告訴你的朋友。
(1)小組的同學練習說。
(2)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各組推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轉述組內每個人的發言。
二、小結
三、作業:寫一件自己在寒假里親身經歷的最精彩、最快樂的事。
5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畔、御、侯”等3個字,會寫“畔、鶯、啼、御、暮、侯、隔”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解題
寒食是古代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寒食節時的長安城什么樣?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天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么辦?(查字典、看注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后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
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么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