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七單元教案
2、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說說你對非洲人的印象(學生交流)。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起走進非洲,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3、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分“賣”和“買”
4、讀了課題,你了解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從課題中了解了這些信息,課文中還有很多有關少年的信息。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描寫少年的語句。
2、出示四字詞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樣
愛不釋手 語無倫次
五官端正 連連擺手
你發現了什么?第一行是寫瀑布的,第二行是寫木雕的,第三行是寫“我”的,第四行是寫少年的。(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3、指名交流有關少年的語句(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
三、感受木雕之美
1、咱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師介紹)你用哪些美好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2、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3、(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重點理解一些四字詞語。
四、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一找少年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說說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指導朗讀。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位少年是干什么的?(賣木雕的)你有什么問題嗎?
3、咱們來了解一下中國與非洲的友誼吧!(播放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圖片及文字),師有感情地介紹。
4、師小結過渡:中國人為非洲做了那么多事,每個非洲人都深深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再讀第13段)你又讀出了什么?(指名說)其實在課文的其他段落中,也能看出賣木雕少年對中國深深的情誼,請你找一找,劃一劃。
5、指名交流,隨機出示:
a 出示5——9段,師生合作讀。
少年在什么情況下流露出遺憾的神情,他在遺憾什么?你就是這位賣木雕的少年,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呢?(寫在書上)指名交流。
齊讀這幾段
b 再次出示: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再讀這一段話,肯定更有感觸。
c 出示10——15段(同桌分角色讀)
少年送給我的是一只怎樣的象墩?(指名說)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卻是——沉甸甸的。“沉甸甸”這一詞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還在哪里出現過?這個拳頭大小的象墩是怎么來的?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2.抄寫本課的四字詞語
二、感受瀑布之美
1.在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叮囑我兩件事,一件事已經完成了,就是買了一件木雕工藝品。還有一件事是——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