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狼和鹿
讀讀這段話,哪句話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連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與森林的關系,感受狼鹿角色的異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受到破壞,活潑美麗的鹿也陸續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凄慘。而此時,貪婪而兇殘的狼以及活潑而美麗的鹿,它們的角色發生了怎樣戲劇般的變化?(狼——功臣,鹿——禍首。理解“功臣、禍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1)貪婪而兇殘的狼成了“功臣”,因為
(2)活潑而美麗的鹿成了“禍首”,因為
3、對于誰是禍首,你還有什么高見?(人類才是真正的禍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讀。(感受由于人類的無知而做的蠢事)
三、總結明理,升華感悟
1、狼、鹿、森林、人類都是這個故事中的角色,學完課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師請你們小組合作,擔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擔任哪個角色,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
(1)小組合作,進行角色對話訓練。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師總結:生物間有平衡關系,就像一個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它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天平必將傾斜,也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所以“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應該時常敲響。(板書:吃 保護生態平衡)
板書設計:
狼 鹿
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效果反饋:
教學中我緊扣三組對比:森林狀態的變化,鹿群數量、情況的變化以及狼鹿角色的異位。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比如,在感受“森林變化”時,通過兩幅插圖,使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二十幾年后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變化”這一板塊中,我請學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關于鹿的數量、情況變化的數字及語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變化一目了然,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災難的嚴重。
層層剝筍似的探究,使學生充分領悟了文章的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并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