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
二、 讀中質疑 1、自由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可以默讀……在你能讀懂的地方,畫上一個大大的“!”,在不太懂的地方注上“?”,特別吸引你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自由交流。 (出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指名讀、齊讀,評價 師:你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請把你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三、真情體驗 1、那就請你帶著問題再去讀課文,帶著讀后的理解去小組里討論,然后積極舉手發言。 2、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被“五角星”吸引了的?建議你們再讀一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生讀課文) 出示“大哥哥,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呢!”。 (指名讀) 指導讀出小男孩的自豪、神秘、興奮 3、這就是圖案的魅力所在?“魅力”是指?(指著學生寫的問題) 4、這圖案不僅吸引了天真好奇的小男孩,也深深地吸引了我。如果對小男孩來說,吸引他的是圖案的新奇有趣,那么吸引“我”的又是什么呢?如果你再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你就會明白了。 (生投入地讀課文) 出示“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指名讀) 5、“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是? 人們通常的切法是? 6、即使有人切出來了,也多是無意,或者是好奇,沒有留心去觀察,去研究,所以這個圖案很少有人知道。所謂創造,就是要打破思維定勢,用他人沒有用過的方法,發現新秘密。創造力就是打破常規,自己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7、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鏈接生活 1、一次,一位老師讓同學們用三言兩大語說說老師的外貌,大部分同學都這樣寫:鼻子怎樣,眼睛怎樣,嘴巴怎樣……最后總結出:某老師還是挺瀟灑的。可有一位同學卻這樣寫:你認識劉德華嗎?如果你見了我們的某老師,你一定會說:劉德華這人怎么會長那么丑呀! 2、這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寫作文的方法,或是換一種拍馬屁的方法。 3、生活中,你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生交流 (生說不出,師說:老師有過:通常人們炒蔬菜不放酒,也許是出于無意,也許是出于好奇,有一次我炒蔬菜放了點兒酒,竟然發現炒出來的蔬菜更加碧綠、更加可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炒蔬菜的方法。 學生照著老師講的自由說,先練說,再指名說。) 4、是啊,如果不是他打破常規思維,并去觀察,去研究,怎么會知道“萬有引力”呢?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撈鐵牛》。那個和尚轉變了常規思維,把八頭鐵牛撈上來了。創造力就是換一種撈鐵牛的方法。 曹沖稱象的故事。他叫人把象趕到船上,在船身上做上記號。再讓人把石頭搬上,直到船下沉到記號處,把船上的石頭稱一稱,石頭的總重量就是象的重量。創造力就是換一種稱象的方法。 《田忌賽馬》中,孫臏讓田忌調換了一下出馬順序,就贏了齊威王。孫臏打破了常規思維,在仔細觀察后,認真研究,調換出馬順序就獲得了獲勝利。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