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及語文教學計劃2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頭總不干。
(3)總是滿滿的一碗,不淺下去,也不漫出來。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說明什么?用關聯詞說一句話。
“不緊不慢”說明什么?把“浸”換成“流”行嗎?為什么?
再讀體會。
4.太神奇了,真的有這樣的泉水嗎?
啟發討論,動手實驗,分析原理。
3.出示第二自然段,讀一讀,討論:你讀出了“一碗水”的什么特點?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頭總不干。
(3)總是滿滿的一碗,不淺下去,也不漫出來。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說明什么?用關聯詞說一句話。
“不緊不慢”說明什么?把“浸”換成“流”行嗎?為什么?
再讀體會。
4.太神奇了,真的有這樣的泉水嗎?
啟發討論,動手實驗,分析原理。
板書設計
11 一碗水
透過 石壁 潮濕 浸 歇息 蝴蝶 教學反思
課題 11 一碗水 課時 第二課時(29)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一碗水”給人和動物帶來的歡樂。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一碗水”給人和動物帶來的歡樂。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檢查。
二、朗讀感悟,解決問題。
(一)“一碗水”給人和動物帶來了哪些歡樂?
從哪里看出我們對“一碗水”的喜歡?
讀出我們對“一碗水”的喜歡、“一碗水”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師:這一段特別重要,不僅對這一部分很關鍵,對整課文都很關鍵。
師:他強調了作者對山泉的喜愛情感,尤其是幾個“那么”飽含了作者對山泉的熱愛,對嗎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著大家,實際上是老師和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讀書、一起感受泉水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且我們也從這一篇美妙的課文當中體會到來人和大自然的和諧,大家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小問號。小課堂大天地,課堂是我們學習的陣地,課外也是我們學習的陣地。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詩,也有關于水的描寫,是宋朝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寫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 1.聽寫詞語。
一碗透過浸歇息蝴蝶
2.說說“一碗水”的特點。
3.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1.生自由讀,找畫相關段落。
2.學生匯報。
給人帶來的歡樂:讀第3節。
3.學生匯報。
給動物帶來的歡樂:讀4—7節。
(1)有哪些動物來喝這甘甜的泉水?他們怎么喝的?(指導朗讀5、6自然段)
(2)還有動物來喝水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