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分析教案
特點
啟發
4、師生互動,共同完成表格。
用表格這種更加直觀的形式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提綱契領的熟悉,領著他們站在文本外再“看”一遍課文。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是探索者,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與文本,與教師進行了真切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也練習了學生分析與探究的能力
5、回歸課本,練習概括課文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能夠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想要突破這個教學難點,教給學生有效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節課中我打算教給學生通過找中心句,抓要害詞的方法來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除了第三自然段需要抓全兩部分內容外,其他兩個自然段都可以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主要內容。
6、學生完成《小學語文練習冊》上的填空題。
我覺得這道題是對本篇課文一個很好的總結,學生在做的同時相當于站在一定高度上又“望” 了一遍課文。另外,將《補充習題》、《小學語文練習冊》與課堂有機融合也是一種提高課堂效率的有益嘗試。
(三)拓展延伸,回歸課題
1、補充人類以生物為師、向大自然學習的其他例子。
引入課外資料的目的在于:第一,豐富課堂內容,使課堂更加高效;第二,激發學生課后主動求知的欲望。
2、深化對課題中“老師”的熟悉,體會人類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不斷主動探索。
3、總結全文,升華主題——學會懷抱感恩之心熱愛萬物。
五、作業設計
查找并閱讀介紹仿生學的資料,并以“人類的‘老師’”為主題,四人小組合作出一份小報。
這樣的作業形式更具彈性,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他們的潛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語文能力方面的發展。
《習作2——推薦他人》主要是推薦班級里在閱讀、表演、保健、禮儀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一個人,寫出推薦的理由,這與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有一定的聯系。
教學要求:
1、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能按要求寫一篇推薦文章。
2、學習通過采訪的方式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學習圍繞人物的主要事跡安排詳寫與略寫,提高選材的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真誠地贊美、熱情地推薦。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用具體的事例 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并提高選材能力。
用兩課時分四個環節完成
一、聯系“雛鷹爭章”,明確習作要求;
學校大隊部一直在開展“雛鷹爭章”活動, 在“爭章”過程中,出現了表現突出或進步顯著的同學。只要這個同學在一個方面突出,你就可以推薦。你們可以自己推薦,也可以小組相互討論、推薦。注意;主要要說出你推薦的理由。 明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是推薦在各個方面突出的同學,寫出推薦的理由,
二、組織交流,豐富習作素材;
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要求確定被推薦的人是誰,說出推薦的理由,關鍵是舉具體的事例。在說推薦理由時,選取具體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指導學生做到有詳有略。
如果說的事例總覺得不典型,不具體,可指導學生下課后,去采訪老師或被推薦的同學,來獲取最詳細的資料。
三、拓展思路,指導書面表達;
可以采用總分方式來推薦某個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