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分析教案
四、溝通生活,展示學生習作。
1、可選一篇寫得比較差的文章,師生就“是否用具體事例把人物優點寫具體”方面進行評議。
2、修改習作草稿。
3、選一篇寫得好的文章,師生來共同賞析。(事例具體,詳略得當)
4、再次進行修改。
最后展示學生習作。
《練習2》有5個部分組成,其中“處處留心”“說說寫寫”是這個練習的重點。
“處處留心”這一內容是通過練習正確加標點,將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及詞語句式等綜合設練,使學生具體感受到“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能學習語文”。教學第一部分時,可結合插圖讓學生自由讀這段話,了解這段話的主要內容,討論“什么叫磁懸浮列車?”“它怎么會懸浮在鐵軌上?”這兩個問題,然后組織學生練習朗讀,體會人物各自說話的內容和語氣,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合適的標點。第二部分教學時,可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假如你是小芳,坐在列車上,你還可以怎么說呢?讓同桌先議一議然后再交流。
口語交際意味著“生活”,它是一種需要,一種快樂,一種智慧。真正充滿生命活力的口語交際教學,就應該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學生真切的表達需求,通過真格的實踐活動,引發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以便形成比較強的、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管用的交際素養。練習2的“口語交際”安排的是“說說寫寫”, 要求學生續編童話故事。這不僅是學生口頭、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更是學生合理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訓練。教學時首先讓學生讀題,明確本次說說寫寫的具體要求。然后請學生講述原《狐貍和烏鴉》的故事,討論:烏鴉會上當,狐貍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當狐貍再次遇到叼著肉的烏鴉的時候會怎么做?烏鴉又會怎么應付呢?再想想,可能會有幾種結局呢?接著請學生選擇一種自己覺得最合理的結局續編故事,分組練說,組員之間互相評議。每一組推薦代表到講臺上說,師生評議。最后同桌互相評改自己編寫的故事,再試說修改后的故事。
總之,學生養成優良的口語交際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語言習慣的養成內涵是極為深厚的。不僅要通過口語交際課,還要通過閱讀課、習作指導課、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課外活動乃至日常的學習與生活,讓學生在常態下受到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結尾:
老師們,以上只是我近段時間以來學習四年級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的一些粗淺的認識。教材分析中造成的一些誤解,一些不到之處,懇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