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2.走進文本,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
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應該以讀為本,在反復的朗讀、默讀中理解感悟。
3.適當教給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本單元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可以適當教給學生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聯系背景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抓住關鍵詞理解等。
4.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嘗試讓學生提出問題。
七、課時安排:
第5、6課各2課時,第7課1課時,主題匯報課1課時,習作2課時,單元練習1課時,共9課時。
5.《 蘋果里的五角星》
導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 懂得人的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導學重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敢于質疑傳統打破常規。
突破措施:
指導學生緊緊圍繞課后問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讀書圈畫、討論交流、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課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檢查預習學案
一、我會讀:
1.攔腰 生疏 幼兒園 循規蹈矩 圖案 感觸 五角星 鮮為人知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我理解
1.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不解: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寫在下面:
導學案
一、交流預習學案
1.小組交流:生字讀音、課文朗讀。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課文寫了哪兩件事?
2.小男孩的話該怎么讀?“我”說的話和“我”看到和想到的內容該怎么讀?學生讀課文,哪些詞語特別能說明。再談談自己的感受。
3.體會交流
你平時是怎樣切蘋果的?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課堂檢測
1.理解課文,我最棒
(1)我們通常切蘋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文中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你平時切蘋果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喜歡哪一種?請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秀(仿寫句子用上加點的詞語)
(1)從橫切面看,蘋果核果然像一顆五角星。
仿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仿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啟發
你從小男孩橫切蘋果后所帶來的有趣發現中受到了什么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