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2.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 )頭是尖尖的,( )總是開不快。
3.薄薄的雞蛋殼( )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 )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四、我理解
讀完課文,你認為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導學案
一、交流預習學案
1.小組交流:生字讀音、課文朗讀。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課文具體寫了哪些事例?
2.體會交流
談一談你是怎樣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這句話的?(聯系文中所舉的事例)
課堂檢測
1.我是記憶小能手(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科學家從 的現象中得到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2)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 、 、 等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3)建筑師根據“ ”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例如: 、 。
(4)人們模仿_____________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所以說,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____________!
2.暢談收獲
學習完這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閱讀主題學習叢書《為了這春天》
1.學生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為了這春天》——“來源于生活的發明”。
(1)指導閱讀篇目是《大自然的啟示》《橡膠帶來的啟發》,按照以下內容進行自主閱讀。
文章內容 《拿什么來代替樹膠》 《墨漬去無蹤》
詞語積累
優美句段
你的感受
(2)學生自讀這兩篇文章,把你認為好的詞語在書中畫下來,并選取幾個積累下來。
(3)勾畫其中優美段落進行朗誦,并把你認為最喜歡的段落在小組內進行展示,并說出你喜歡的理由。
(4)小組內交流閱讀完文章的感受。
(5)班內展示。每小組有代表發言,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說出自己的感受。
2.自主閱讀
閱讀篇目是《魯班發明鋸的故事》《薄餅帶來的收獲》,閱讀完只交流自己讀后的真實感受。
課后拓展作業
一、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
查找并閱讀介紹仿生學的資料,并以“人類的‘老師’”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手抄報。
二、小練筆
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的成果很多,除上文及課文中講到的,你還知道哪些?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種寫下來,要寫清楚是根據什么發明了什么。
板書設計
7.人類的“老師”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 具體介紹
建筑設計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習作2¬——向你推薦一個人
導學目標:
1.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能按要求寫一篇推薦文章。
2.學習通過采訪的方式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學習圍繞人物的主要事例安排詳寫與略寫,提高選材能力。
3.在習作過程中,努力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真誠的贊美、熱情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