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通用5篇)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立足重點段落和句子,抓住文中描寫青年畫魚的句子,多層次、多角度地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語感。體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方法,并學以致用。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重點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方法。
學習準備:課件
預習要求: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5、“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有什么關系?
學習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31課,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當你第一次讀到課文題目,特別是第一次讀到題目中的這個“游”字,你有問題么?
對啊,按照常理來說,魚是不可能游到紙上去的。讀題目,能讀出問題,這就做到用心讀書。我們再來用心地讀一讀題目。(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同學們都已經預習了,下面我們來檢查一下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看大屏幕,誰能把這些詞語讀一下?
出示詞語認讀:(相機理解有關詞語)
泉白如玉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港口 茶壺 聾啞 廠徽 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師:在這些生詞當中,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什么?相機引導生字的認記:徽、壺、港。
師:這些詞語你都理解了哪些?
引導理解“賞心悅目、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前兩詞學生說大意并舉例運用,課件輔助理解后兩詞)
2、看來同學們的生詞預習的非常好,那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畫魚”,感悟“忘我”
1、生探究學習:青年竟然能把魚畫得像在紙上游動,那么這位青年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讀出來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著大屏幕先自己思考這些問題,然后小組合作學習。(出示學習提綱以及方法指導):
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讀出來的呢?
學法提示:
(1)讀: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2)劃: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
(3)寫:在書上寫出自己的感受。
(4)談: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及體會到的表達方法。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品讀提升。(預設學生可能交流如下語句)
句子(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呆呆地”“靜靜地”是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描寫出了聾啞青年看魚時專心致志,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剛才我們抓住了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語,談出了自己的體會。看看我們讀課文能不能達到忘我的境界。我們自己練練。誰能帶著體會讀給大家聽?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聽得都渾然忘我了。
句子(二):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生齊讀。)
a、前面我們了解了工筆和速寫的意思,在句子中這兩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這就叫“工筆細描”)從這個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個青年畫魚很認真,很細心)正因為畫得細,所以他畫的速度就——特別慢,誰來讀讀。(在這句話中是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這就是“揮筆速寫”。(這也讓我們知道了他畫得很——熟練、流暢)下面我們也像青年畫魚那樣仔仔細細、專注用心地把這一段讀一讀。讀的時候腦子里要浮現出畫面,自己讀讀。(生自由朗讀)誰能把這個無聲無息但卻意味深長的特寫鏡頭讀完整、讀清晰?(指一生)請你來讀一讀。
b、來,帶上你的感受我們女孩子一絲不茍地讀工筆細描部分,男同學動力十足地讀揮筆速寫部分。
c、畫紙上的魚那么逼真,你能用幾個成語來贊美一下嗎?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詞形容一下青年畫的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d、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來,帶上你的想象,把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地記在心里.再讀。(出示句子)
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啊!怪不得這位小姑娘叫了起來,出示小女孩的話,你打算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那就請你把這份驚奇、這份贊嘆讀出來吧!
5、小姑娘的這一叫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出示課文插圖)想象他們會分別說些什么了?
這一聲聲贊嘆都匯成這樣了一句話——(指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這一聲聲的贊嘆,都抵不過這樣一句話——魚游到了紙上)
周圍的人就是這樣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他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就是這樣的專注和勤奮、持之以恒,讓他畫魚畫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畫的魚。
6、交流“魚游到了紙上”與“魚先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呢?誰能用關聯詞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呢?(因為魚先游到了他的心里,所以魚游到了紙上。之所以魚游到了紙上,是因為魚先游到了他的心里。)是啊,他愛魚,為了畫好金魚,聾啞青年堅持不懈,長期認真觀察,對金魚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在頭腦中形成了準確生動的形象,所以才把金魚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如果我們也像這個青年一樣,認準明確的目標,持之以恒的追求,相信每個人都能成功。
五、課堂檢測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________________,把金魚的每個部位____________地畫下來,像姑娘繡那樣細致;有時________________,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_________游動。
1、我能把這段話補充完整。
2、這段話主要描寫了這位聾啞青年畫魚時的_________(外貌、神態、動作),我從中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課文,想一想: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我能用關聯詞語把它表述出來。
因為 ,所以 。
六、布置作業
小練筆: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并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他們會分別怎么說怎么做?你能抓住人物外貌、神態、動作和語言等寫一個小片段嗎?
板書:
魚游到了紙上 觀魚 如癡如醉
先游到了心里 畫魚 栩栩如生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 篇2
學習過程:
一、鎖定目標 啟動情智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31課,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請大家回憶一下,第一次讀到這個“游”字時,你有什么疑問?是啊,按常理來說,魚是不可能游到紙上去的,只有在魔術中才會出現。作者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呢?今天我們就來帶著這個疑問來學習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誘發情智
課前大家預習了課文,都預習好了嗎?好,我檢查一下。看,生詞最先蹦出來。會讀嗎?會讀的站起來讀。
1、搶讀生詞
來點有難度的。抽寫一下生詞。誰敢站出來抽大家寫?將你認為最難寫的一個抽大家。
2、生抽寫生詞,挑一名到黑板寫
廠徽、花港、茶壺、衣裳
3、指出難寫的筆畫
黑板上的這幾個生詞是大家公認的最難寫的,哪些筆畫最難寫呢?誰提醒大家?
4、理解詞語:
a補充成語
你是怎樣了解詞語的意思?(查字典、上網查、問爸爸媽媽)是呀,大家能想到這么多的方法來了解詞語的意思,真了不起。
b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
作者喜歡到花港,因為花港的玉泉( ),那里面的魚兒游來游去,使人看了( )。觀魚時,作者發現了一位( )的青年,他看魚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魚畫得,已經和魚( )。
三、細讀感悟 生成情智
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舉止特別),為什么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品讀“看魚”部分,感受青年的專注
a 誰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
b老師相信,當你讀這句話的時候,你一定會特別留意其中的某些詞語吧,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老是、靜靜地、呆呆地、)
“老是“是什么意思?能給他換一個詞嗎?經常、總是。對,并非偶然的。
“呆呆的“是不是說他在發呆啊?(看魚看的入神)
請問,什么是靜靜地看?(很安靜地看)你真會思考!靜靜地看也是說明看的安靜、入神。因此這兩個詞是對青年的什么描寫?(神態)
從神態中我們感受到什么?(看魚看得專注、認真、忘我)
大家有到公園看金魚的經歷嗎?你是怎么看的呢?(邊看邊玩)(漫無目的地看),而青年卻是———靜靜地,呆呆的看,入神地看。想想青年看魚的神態,你想說什么?
(我佩服你)
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讀讀這句話。
我們來合作讀:師讀生接:
從我的引讀中,你在朗讀技巧上有什么啟發?(靜靜地)
對,讀的輕一點,慢一點。
我們齊讀。
(二)、品讀“畫魚”部分,感受青年的投入
孩子們,課文里還有一處描寫同樣用上了“靜靜地”這個詞,請大家趕快找找看(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中先出現這一句)
過渡:他是怎樣安靜、忘我地作畫的呢?
小組合作學習:
下面我們分小組交流:(1)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想想你體會到什么?
(2)說說怎樣才是“工筆細描”?怎樣才是“揮筆速寫”?
全班交流:生讀句子
你體會到什么?
我們能從課文中提煉關鍵詞嗎?(一絲不茍)你覺得青年畫魚的情形和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的那個人物相似?(師提示:一會上前,一會后退,嘴里好像嘰里咕嚕的說著什么)那你還能感受到青年的什么呢?(全神貫注)
怎樣才是“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呢?
把這個句子顛倒過來:把。。。。。。就是工筆細描
很快。。。。。。就是揮筆速寫
大家可以借助圖片來理解:課件出示:金魚圖(清晰顯示金魚身上鱗片的圖)這是一幅金魚圖(指金魚身上的鱗片),你看,這細細的鱗片,需要細細地畫,一絲不茍地畫,就叫——工筆細描,因為畫得細致,所以讀得——慢,誰來讀讀?
評價:畫的真認真啊,真細致。
(指金魚尾巴)有時需要先將魚的輪廓和主要特征先畫出來,所以要快。誰來讀讀。
引導讀:讓我們透過朗讀去感受一下一條條活生生的小魚“游”到了他的畫紙上的過程。
③感悟:孩子們,無論工筆細描還是揮筆速寫,這些不同的繪畫技法無聲地向我們傳遞著同一個信息,那就是什么呢?從青年畫魚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什么?————(青年畫魚的專注、認真、畫技高超、畫得很熟練。)好一個畫技高超。(板書)
點題:所以旁邊的孩子驚奇地叫道:(喲!金魚游到紙上來了)
誰能你驚奇地讀讀?
“游”字說明什么?(青年畫畫栩栩如生,就跟活的一樣)
(三)感悟“勤奮”“堅持不懈”
這么高超的畫技,青年有什么秘訣嗎?請大家快速閱讀作者和青年智商交談的部分,找一找。
句子三: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句子四:我仍舊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陽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過后院,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過渡:
他靜靜地看魚堅持了多久?完整地告訴我吧。是——一年多里每個星期天的一整天。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我們用哪一個成語能形容他?(廢寢忘食)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青年?(堅持不懈、勤奮)
生暢談后,師推進:此刻,你還覺得青年只是用眼睛在看魚,用手在畫魚嗎?(不,不止,他是——用心在看、用心在畫啊!)。老師貼板書:用心。
(三)、順承而下,推進對“用心”的深層感悟,解讀“游”字關系
當得知小女孩說“魚游到了他的紙上”時,青年寫的是——(生答)“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你覺得這“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又是怎樣的關系呢?
小組合作交流
師總結:對于一位聾啞青年而言,要做好一件事情,意味著他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辛勞,他筆下的魚之所以能畫得像活的一樣,全靠長期的認真觀察與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從目中有魚,到心中有魚,最后進入“人魚合一”的境界,讓一條條栩栩如生的游魚躍然紙上,由此可見,魚是先——…… 再——……。)他的行為讓我想到了北宋的一位畫家文與可,他非常擅長畫竹子,在畫之前就在腦中記住了竹子的形態,因此就有了“胸有成竹”的成語。
我們身邊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年屆百齡的畫家齊白石,數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畫蝦的技藝,見過白石爺爺畫作的人都由衷感嘆那是——“活的畫”;
失聰的音樂巨匠貝多芬,憑借著對音樂矢志不渝的摯愛,將一曲曲震撼人心的樂章長留人間,仔細聆聽,人們都說那是——“活的音樂”。
同學們,偉大的貝多芬、著名的齊白石、文中這位普通的聾啞青年,都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你領悟到了嗎?——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大家齊讀這句話。
四、擴展思維深化情智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你一定也和老師一樣,情不自禁地被聾啞青年那勤奮專注的形象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被他物我兩忘的品質所打動,那么作者是怎樣通過觀察和描寫,把畫魚青年刻畫得如此生動傳神的呢?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自己的發現。
(作者不僅仔細觀察,認真看、仔細聽,而且在描寫時注意通過外貌、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青年人的執著與專注)
2.小結:看來作者確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觀察細致入微,抓住人物特點,而且描寫生動具體,才寫出這樣打動人心的好文章。那么我們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3、下面讓我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還記得圍觀人中小女孩的驚呼嗎?此刻,如果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呢?請選擇其中一、兩個人物,仿照文中作者刻畫人物的這些方法動筆寫一寫。
課件提示: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不住點頭,稱贊:“ !
一位青年,贊嘆道:“____________!”
一位阿姨,夸獎道:“!____________”
一群孩子,叫道:“!____________”
4、學生思考想象。
總結全文:孩子們,聾啞青年專注、認真的看魚,胸有成“魚”;一絲不茍、堅持不懈的畫魚,畫出的是這樣一聲驚嘆——(魚游到了紙上!)
靜靜地畫,了然于胸,畫出的是這樣一種境界——(魚游到了紙上!)
看來,這要我們有心,我們也可以變出神奇的魔術,讓魚游到紙上,希望這節課之后,希望大家都帶著一顆堅持不懈、勤奮、專注、執著的“心”走向學習與生活,去迎接挑戰,去觸摸成功,因為——(課件中出現:成——源于心,始于行。)下課!
板書設計:魚游到了紙上
看魚 專注 認真
畫魚 一絲不茍畫技高超
紙上交談堅持不懈勤奮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 篇3
課題 魚游到了紙上 導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抓住文中描寫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多層次、多角度地感悟語言,體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方法,并學以致用。 3、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方法,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 課型:閱讀課 課時:2課時 主備人:郝淑晶 審核人: 第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見性問題及對策 復習 (8分) 1、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2、檢測學生預習本課字詞情況 考本課字詞 學生簡介學習目標 內外板書寫字詞 易錯的字要加強指導 交流學案(15分) 展示準備(10分) 1、熟讀課文 2、交流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訂正學案 深入小組討論并及時給予指導 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組內成員合作探究,完善學案 針對小組在交流中出現的意見分歧,給予適當的指導 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準備展示 深入小組指導 學生在展示時 應注意什么 書寫員書寫展示內容,糾錯員訂正,其他同學準備展示 第二課時 展示點撥(30分)自由展示 (5分) 學生展示學案問題,通過朗讀、重點語句、詞語分析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參與學生研討,重點內容適當點撥、及時評價 分組展示準備成果,研討、評價 發揮特長,展示學習本課的創作 抓住關鍵性問題展示,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形式多樣 達標檢測 (5分) 1、歸納本課知識 2、完成反饋練習。 組織學生梳理知識,教方法 做反饋練習 查漏補缺 教學反思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勞、專注的品質。(重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難點)
導學過程
自學質疑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正確認讀下面詞語:
花港 清澈 一壺茶 魚缸 罷了
一絲不茍 繡花 揮筆 廠徽 聾啞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知人物形象。
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詞語:
泉白如玉:
一絲不茍:
融為一體:
賞心悅目:
工筆:
速寫:
二、交流解惑
1、細讀課文,思考: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在文中找到有關段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
2、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理解“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
3、劃出文中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從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青年人呢?
三、展示點撥
1、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聯系?
2、讀出文中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人呢?
這篇課文使我很受啟發,我要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四、達標檢測
1、比一比,再組詞。
港( ) 澈( ) 壺( ) 缸( )
巷( ) 撤( ) 殼( ) 缺( )
罷( ) 繡( ) 徽( ) 聾( )
擺( ) 誘( ) 微( ) 籠( )
2、我會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他笑了。 他笑得那么甜。
他畫金魚很專心。
池水很清。
3、小練筆。
我好像看到了圍觀的人議論的情景,我想把它寫下來。
五、教學反饋
下載: 魚游到了紙上(公開課)課件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正確理解“賞心悅目、揮筆速寫、工筆細描、融為一體”等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文中描寫青年畫魚的句子,培養學生理解感悟語言的能力,體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方法。
3、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重點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學習準備:課件
預習要求: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5、“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有什么關系?
學習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31課,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當你第一次讀到課文題目,特別是第一次讀到題目中的這個“游”字,你有問題么?
對啊,按照常理來說,魚是不可能游到紙上去的。讀題目,能讀出問題,這就做到用心讀書。我們再來用心地讀一讀題目。(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同學們都已經預習了,下面我們來檢查一下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看大屏幕,誰能把這些詞語讀一下?
出示詞語認讀:(相機理解有關詞語)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港口 茶壺 聾啞 廠徽 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師:在這些生詞當中,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什么?相機引導生字的認記:徽、壺、港。
師:這些詞語你都理解了哪些?
引導理解“賞心悅目、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前兩詞學生說大意并舉例運用,課件輔助理解后兩詞)
2、看來同學們的生詞預習的非常好,那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畫魚”,感悟“忘我”
1、生探究學習:青年竟然能把魚畫得像在紙上游動,那么這位青年是怎樣的一個人,從課文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著大屏幕先自己思考這些問題,然后小組合作學習。(出示學習提綱以及方法指導):
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讀出來的呢?
學法提示:
(1)讀: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2)劃:邊讀邊劃出相關的句子。
(3)寫: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在書上寫出自己的感受。
(4)談: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及體會到的表達方法,練習朗讀所畫句子。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品讀提升。(預設學生可能交流如下語句)
句子(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哪些詞最能體現青年看魚時的癡迷?
“呆呆地”“靜靜地”是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描寫出了聾啞青年看魚時專心致志,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師 :看了多少時間?
學生預設:一天、每個星期天、一年多。
師: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預設: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說明他每個星期天都來看魚。
師:聯系上下文,前連后掛地讀書是一種好方法。我們讀課文能不能達到忘我的境界。自己練練。一起帶著體會讀讀這句話。
句子(二):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生齊讀。)
a、前面我們了解了工筆和速寫的意思,在句子中這兩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這就叫“工筆細描”)從這個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個青年畫魚很認真,很細心)正因為畫得細,所以他畫的速度就——特別慢,誰來讀讀。(在這句話中是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這就是“揮筆速寫”。(這也讓我們知道了他畫得很——熟練、流暢)下面我們也像青年畫魚那樣仔仔細細、專注用心地把這一段讀一讀,可以邊讀邊想象畫面。(生自由朗讀)誰愿意把自己的朗讀展示一下?(指一生)請你來讀一讀。
b、來,帶上你的感受我們女孩子一絲不茍地讀工筆細描部分,男同學動力十足地讀揮筆速寫部分。
c、畫紙上的魚那么逼真,你能用幾個成語來贊美一下嗎?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詞形容一下青年畫的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d、你們的積累的詞語真豐富.來,讓我們像青年畫魚那樣仔細專注地再來讀讀,把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地記在心里。(出示句子)
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啊!怪不得有位小姑娘叫了起來,出示小女孩的話,誰來讀這句話.(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句中哪個字最直接夸獎青年魚畫得好?*同學的鳥畫得逼真,你會怎么夸獎她?瞧,我們把詞用準確了,想表達的意思就更形象了!讓我們帶著這份驚奇、這份贊嘆再來夸夸這位青年吧!
5、小姑娘的這一叫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出示課文插圖)想象他們會分別說些什么了?
這一聲聲贊嘆都匯成這樣了一句話——(指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這一聲聲的贊嘆,都抵不過這樣一句話——魚游到了紙上)
6、出示句子,以讀代講:周圍的人就是這樣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他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此時,青年眼里只有金魚,心里只有金魚,筆下只有金魚,他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條金魚,這就叫融為一體,這就叫做忘我。
四、總結全文,主題升華
學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深刻理解了魚為什么游到了紙上。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文章以一個“游”字貫穿全文。魚兒都在那里游的?
1、出示:魚在(心里)游,魚在(水中)游,魚在( 紙上 )游。
2、你認為應該怎樣填?請說明理由。
3學生排序師板貼。魚在水中游,魚在心里游,魚在紙上游
3.師小結:對,青年之所以畫活了游魚,是因為他忘我的愛魚,忘我的觀魚,忘我的畫魚,使魚游到了心里,才能讓魚游到了紙上。這讓我想起茨威格說的一句話來: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當──全神貫注。
五、課堂檢測(此題可根據時間,機動靈活處理)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________________,把金魚的每個部位____________地畫下來,像姑娘繡那樣細致;有時________________,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_________游動。
1、我能把這段話補充完整。
2、這段話主要描寫了這位聾啞青年畫魚時的_________(外貌、神態、動作),我從中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課文,想一想: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我能用關聯詞語把它表述出來。
因為 ,所以 。
六、布置作業
小練筆: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并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他們會分別怎么說怎么做?你能抓住人物外貌、神態、動作和語言等寫一個小片段嗎?
板書:
魚在水里游
魚在心里游
魚在紙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