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五上冊《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具:兩個不同顏色的抽獎盒,轉盤) 3、學生摸球,猜測揭秘。 粉盒里裝的都是偶數,綠色盒里裝的都是奇數。奇數+偶數=奇數。而轉盤上奇數都不中獎。 4、提出問題:偶數+奇數是不是等于奇數? 5、獨立驗證:學生匯報 6、提出研究方向: 上節課,我們通過研究,知道了自然數是按照奇偶相間的規律排列的,這節課,我們還發現在運算中,也存在著數的奇偶特性。今天我們就來繼續深入地研究“數的奇偶性。”(板書)(出示課題:數的奇偶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紛繁的生活現象中,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經歷“猜想—驗證—形成規律”的初步過程,體會數學規律發現與形成的科學方法,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 8分
活動二:
運用模型 深入探究 1、提出研究的問題。“數的奇偶性”研究的范圍很廣,我們還可以研究哪些問題? (學生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教師板書) 2、學生提出猜想。
對提出的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猜想。 3、組織驗證:
上面這些只是我們一個初步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確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利用研究表格在小組里分工合作進行驗證。動筆之前要想清楚,要運用什么方法怎么進行驗證。
4、學生自主驗證,小組交流。
5、組織全班交流,形成規律。
(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
6、方法提煉。
現在我們一共探索出七條規律,你有什么好辦法把它們記下來?(學生提出方法)
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通過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猜測—方法驗證—實踐應用”這一研究過程,滲透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探究能力。 采取學生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展示思維過程與方法的平臺。 方法的有效訓練,有利于學生歸納能力的提升。 20分 活動三:拓展延伸 解決問題練習一:在課的一開始,同學們都沒能抽中獎品,現在老師有個想法,我們來重新做一次,這次要求每個抽獎的同學都能中獎。
(同學提出方案)
誰能夠不改變這張圖的中獎分布規律,不改變盒子里裝的數字,重新設置抽獎方式,保證抽獎人一定中獎。
(學生說抽獎方式,老師驗證。)設計意圖:貼近生活,通過游戲再設計,鞏固新知,激發學生思維的發散性。練習二:學習了數的奇數性,對提高我們計算的準確性很有幫助。
(1)判斷算式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23+689=813
6001-498=5502
34.21+17.26=52.47
(學生說清依據和判斷思路)
(2)判斷結果的奇偶性,并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1002+18
1002+18+70
1002+18+70+104
1002+18+70+104+32
你有什么發現?
207-13
207-13-11
207-13-11-43
207-13-11-43-25
207-13-11-43-25-49
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自主判斷,發現規律并用簡練的數學語言歸納)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尋找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習“有用的數學”在新知識基礎上,衍生出的知識,使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發展。思維的嚴謹性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