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五上冊《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及反思
2、課下訪談:課下,我設計了幾個問題,印制成調查問卷,請同學填寫。(1)本堂課你最喜歡哪個環節?為什么?
課 堂 環 節
摸獎揭秘 驗證猜想 全班交流 實踐應用 喜歡某環節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百分率 70% 50% 60% 70% 70%的同學表示,喜歡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兩個環節,摸獎發現問題的導入環節和將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環節。普遍認為這兩個環節與生活聯系緊密,同學可以通過思考,自主發現問題和運用規律解決問題,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60%的同學喜歡小組討論和匯報環節。認為這個環節給學生很自由的空間,學生感到在很平等的氣氛中交流,自己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通過課堂交流,自己有了展示思想和才能的舞臺。并且通過傾聽別人的發言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更開擴。
項 目
學到知識 學會方法 增長能力 解決問題 占全班同學的百分率 70% 80% 80% 70%
這堂課你最大的進步是什么?
(3)你覺得這堂課你最大的遺憾是什么?有40%的同學沒有填寫,4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思路仍然不夠開闊,聽了別的組同學匯報,使自己的視野開闊了。以后要努力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開拓思路。30%的同學認為,大部分數學知, 識與生活的聯系都很緊密,在學習每一課前,如果能象學語文課文一樣,先做好充分的預習,尤其是要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生活中的數學,那么自己的學習會更有效了。3.我的反思:通過課上觀察和課下訪談,我對本堂課教學效果有了客觀的認識。由于課的預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特點,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切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因此本節課學習興趣十分高漲,學生積極參與的程度很高。體現了課堂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間思維的有效碰撞,使本堂課充滿了研究的氣氛。學生的思維在高度運轉中,激碰出思維的火花,生成的美麗層出不窮。學生會傾聽,能夠從交流中取長補短。多樣靈活的生生、師生交流,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在四十分鐘內始終保持最佳。在規律的探究過程中,數學的思想方法貫穿于始終。通過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猜測—方法驗證—實踐應用”這一研究過程,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了切實的提升。本節課的知識點,就可以更概括的、鞏固和清晰的知識表象,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得到了更動態的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