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教案
方法一:求一個梯形和一個長方形面積的和。
(4+8)×(10-5)÷2+5×4
=30+20
=50(m )
方法二:求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面積的和。
(5+10)×4÷2+8×(10-5)÷2
=30+20
=50(m )
方法三:求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面積的和。
(10-5)×(8-4)÷2+10×4
=10+40
=50(m )
方法四:求兩個三角形面積的和。
10×8÷2+5×4÷2
=40+10
=50(m )
方法五:從一個長方形的面積中減去一個梯形的面積。
10×8-(10+5)×(8-4)÷2
=80-30
=50(m )
⑥議一議。組織討論,比較算法。上面五種計算和思考方法有何異同?為什么有的用加法算,有的用減法算?比一比,哪種計算方法比較簡便?
3.小結計算方法。
先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幾個簡單圖形,然后尋找計算簡單圖形面積的條件,最后運用加、減法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但要注意,分解圖形時應當考慮計算方便且要有計算面積所必需的數據。
教師板書:合理分解(轉化)→尋找計算簡單圖形面積的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運用加、減法(求和或求差)。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想一想、畫一畫、找一找、算一算,鼓勵學生尋求不同的解題策略,運用不同的思路計算面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說一說、議一議,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拓寬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思路,明確計算組合圖形面積時不僅可以用加法算,有時也需要用減法算;明確分解圖形時要考慮盡量用簡便的方法計算,促進算法優化;通過小結計算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認識到根據已知條件對圖形進行分解,不是任意分解都能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通過教師板書解題思路,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解決問題,發展能力
1.下面是少先隊的中隊隊旗,做一面中隊旗要用紅布多少平方米?
師:先用虛線畫一畫,可以把它分割成哪些簡單的圖形?看看誰的方法多?
(1)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一般能想出下面兩種方法:
①求兩個梯形面積的和。
②求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面積的和。
(2)組織小組交流,引導學生想出第三種方法:
從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三角形的面積。
(3)評價小結。
師:同學們不但想出了多種計算方法,而且知道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既可以是“合并”求和用加法,也可以是“去空”求差用減法。
2.下圖是一種機器零件的橫截面圖,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毫米?
師:先觀察這幅圖,想一想可以怎樣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1)讓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小組交流、討論:怎樣求(陰影部分)組合圖形的面積,說說解題思路。為什么要用減法計算?
(3)反饋評價。
3.下圖是教室的一面墻。如果砌這面墻每平方米用磚185塊,一共需要多少塊磚?
師:要求一共需要用多少塊磚?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求這面墻的面積?
(1)讓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小組交流。
(3)引導反饋評價。
(4)自己訂正錯誤。
4.擺一擺,量一量,算一算。
(1)用七巧板中的四塊拼成一個組合圖形,看看可以拼成怎樣的組合圖形?
(2)想一想,還有別的組合方法嗎?再動手拼一拼。
(3)說一說,你是用哪四個圖形組合起來的?
(4)量一量,量出求組合圖形需要的有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