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實驗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第2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2.解簡易方程
第一課時 方程的意義
教學要求:
1.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的聯系與區別。
2.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3.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理解方程與等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歡迎來到水果超市
梨 每袋3元 蘋果 每袋2元 櫻桃 每袋5元 葡萄 每串x元 菠蘿 每只4元 香蕉 每把y元
如果拿10元錢購買2~3個品種的水果,所需的錢數與10元錢比較,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呢?
1.示范購買情況,用算式表示。
2.要求:把你想買的水果的總價與10元錢進行比較,怎樣用式子來表示,比比誰列的式子多?
注意引導:5x2=10 2x+4=10 3x<10 4x+2>10 2y+5=10 x+3<10……
二、新課展開
1.分類比較,進行討論
(1)提問:把上面的式子分成兩類,你準備按什么樣的標準分?
a. 相等的分一類,不相等的分一類 b.含有未知數的,不含未知數的
(2)如果我們繼續結合這兩種結果作進一步的分類,你們還會分嗎?指名板演
2.探索交流,引導概括
問:你們發現這一類的式子有什么特點?(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1)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我們把它叫做方程。板書課題
(2)在這句話中,你認為哪些詞很重要?
3.你能試著寫出一個方程嗎?
三、比較辨析,深化概念
1.這兒也有幾個式子,它們是方程嗎?課本第54頁做一做 說明為什么?
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6(a+2)=42
問:通過以上的練習,你對方程有個哪些新的認識?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關系: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關系?你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示等式和方程的關系嗎?
四、回歸生活,應用概念
1.課本第62頁第1、2題
2.用方程表示以下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1)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共重50千克,吃了3x千克,還剩30千克。
(2)趙華家距離學校240米,她從家到學校走了3x分鐘,每分鐘行60米。
(3)新建的安豐實驗小學,建筑面積為2500平方米,5棟教學樓建筑面積一共是32500平方米,平均每棟為25000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積為m平方米。
五、全課總結
課后小記:通過讓學生進行的自我探索,使學生掌握方程的特征,并且會分辨方程,這樣的教學方法好像學生更加的接受一些,作業情況很好。
第二課時 等式的性質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兩邊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2.利用直觀的演示使學生們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
3.通過學習,滲透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理解天平平衡的兩條原理。從天平平衡的原理推知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天平圖,你們認識嗎?用過嗎?天平平衡說明什么?
二、新授
1.教學教材第55頁第一幅圖
(1)觀察天平圖:左邊茶壺,右邊2個茶杯,保持平衡。問:你有什么發現?
(2)假設一把茶壺重a克,一個茶杯重b克,可以用怎樣一個等式來描述?板書:a=2b
(3)在天平左右兩邊同時各放一個同樣的茶杯,天平會發生什么變化?
根據這個天平,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板書:a+b=2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