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旋轉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下冊》第5--6頁,例3以及例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方法:探究法、發現法、講解法、練習法等
教學用具:課件、有關旋轉圖形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復習鋪墊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風扇、陀螺、旋轉木馬、鐘表、車輪……)
(出示動畫:幾種旋轉現象)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與性質
(一)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
1.觀察、描述旋轉現象
出示:鐘表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
(出示動畫:指針從12指向1)
誰能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一下剛才的這個旋轉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敘述完整)
指針 從“12” 繞點o 順時針旋轉30度到“1”。
(出示動畫:指針從1指向3)
這次指針又是如何旋轉的?
指針 從“1” 繞點o 順時針旋轉60度到“3”。
(出示動畫:指針從3指向6)
同桌互相說一說。
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會指向幾呢?
(出示動畫:指針從6指向12)
2、小結,明確旋轉的要素
我們描述了這么多旋轉現象,想想看,要想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應該說哪些方面?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旋轉的度數)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
指針的旋轉我們都見過,看看下面這個圖形的旋轉你見過嗎?
(出示動畫:呈現由線段→三角形→風車圖案的全過程)
這是什么圖案? (風車0)
(出示動畫:風車從圖1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度到圖2)
2.小組活動
從圖1到圖2,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報告單上提出的問題。
(1)從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___度。
(2)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的?
學生小組討論。
3.小組匯報: (實物投影展示)
(1)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度;
(2)組1,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3)組2,根據對應的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4)組3,根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4.小結 (教師邊做小結邊演示)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0(閃爍),而且,每條線段(閃爍),每個頂點(閃爍),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0。
5.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那么什么是沒有變的呢?
(1)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
(2)點o的位置沒有變。
(3)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
(4)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如果我們將風車在圖2的基礎上,繼續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0,那么黃色的三角形應該轉到什么位置?這條線段(師用鼠標指明)應該轉到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