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初中數學教案 > 八年級數學教案 > 生活中的旋轉(精選4篇)

生活中的旋轉

發布時間:2022-12-02

生活中的旋轉(精選4篇)

生活中的旋轉 篇1

  一、教學目標:1、經歷對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有關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2、通過具體實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二、重點、難點:重點:對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做數學上的分析研究,旋轉定義,旋轉基本性質。難點:對旋轉現象的分析研究,旋轉性質的探索。三、教學過程:(一)引入問題:(1)出示鐘表、風車、摩天輪。。。等旋轉的動畫圖片。問:這些情景中的運動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用一個詞形容這種運動嗎?                                                                 

  旋轉定義: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其中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再問:你能舉出顯示生活中其他旋轉的例子嗎?這些物體在旋轉的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改變?學生:和平移一樣,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會改變圖形的位置。(二)探索旋轉的基本規律:議一議:如圖所示,如果把鐘表的指針看做四邊形aobc,它繞 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四邊形doef。(動畫演示)在這個旋轉的過程中:(1)旋轉中心是什么?(2)經過旋轉,點a、b分別移動到什么位置?(3)ao與do的長有什么關系?bo與eo呢?(4)∠aod與∠boe的大小有什么關系?(5)旋轉角是什么?(6)假設四邊形aobc旋轉一周后和開始時位置重合需 60分鐘,那么他旋轉20分鐘時的旋轉角是多少?假設它旋轉一周需 12小時,那么20分鐘它又旋轉了多少度的角呢》?                               引導學生說出旋轉的性質: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點都繞旋轉中心沿著相同方向轉動可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三)探索圖形之間的旋轉關系:(1)如圖,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efgh邊長相等,這個圖案可以看作是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旋轉得到的?(2)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繞某個定點旋轉得到某個圖案,畫出來。

  (3)欣賞一些圖案的旋轉現象,分析圖案中的旋轉。

  (四)練習小結:(1)右圖可以看做是一個菱形通過幾次旋轉得到的?每次旋轉了多少度?(2)小結:旋轉定義: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其中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旋轉的性質: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點都繞旋轉中心沿著相同方向轉動可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作業: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冊p69習題3.1。

生活中的旋轉 篇2

  (一)教學知識點一、課程目標 1、旋轉的定義 2、旋轉的基本性質 (二)能力訓練要求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的基本涵義 2、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1、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等過程,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觀。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旋轉的基本性質 2、教學難點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 三、教學組織與教材處理在教學過程中一如既往的開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學。 新:創設新的情境(生活中幾個典型的旋轉現象)、開展新的學習方式(自主欣賞、合作交流、發散分析)、進行新的評價體系(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 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旋轉的涵義和基本性質),教師關注學生是否積極思考問題(由旋轉現象得出基本性質)、是否主動參與討論(運用旋轉分析)、是否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分析圖案的形成過程時“基本圖案”的多樣性); 省:在旋轉實例的基礎上觀察、歸納、概括旋轉的涵義與基本性質,在實例講解和自主練習的基礎上總結心得、反省得失(如:在“做一做”后引導學生在復雜圖形中善于抓住“基本圖案”進行分析)。 信:在本節課的圖形欣賞與實例探究中體驗成功,增添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同時本節課在“議一議”中由實例探究旋轉的基本性質時,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在“做一做”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找“基本圖案”時,鼓勵學生發散思考,尋找獨特的基本圖案。另外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使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環境里面體驗數學的生活性。 四、教學流程(一)引入新知---新1、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以下情景:(課件逐一演示)鐘表指針的轉動、水車打水、蕩秋千、風扇的轉動。學生逐一欣賞這些情景后,教師出示問題。 2、師:(課件演示鐘表、風扇、扳手的轉動)接下來,請大家想一想:(1)上面情境中的轉動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鐘表的指針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變化?電扇的扇葉、應用中的扳手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變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三副圖的變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在這些轉動的現象中,它們都是繞著一個點轉動的;每個物體的轉動都是向同一個方向轉動;鐘表、風扇、扳手的轉動,它們的形狀、大小沒有變化,只是它們的位置有所變化。 3、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我們把這樣的轉動叫旋轉。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探討生活中的旋轉。 (二)探究新知---行1、旋轉的定義: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注:“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意味著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按相同方式轉動相同的角度。 2、比較平移與旋轉的異同(從運動的方向和運動的距離兩個方面比較) 3、探究旋轉的基本性質如圖所示,如果把鐘表的指針看作四邊形aobc,它繞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四邊形doef.在這個旋轉過程中: 1.經過旋轉,點a和b分別移動到什么位置? 2.ao與do的長有什么關系?bo與eo呢? 3.旋轉中心是什么?旋轉角是什么?4.∠aod與∠boe有什么大小關系?注:此處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關注學生的思考方向、語言表達。如:在回答ao與do的長有什么關系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來用語言表達為:我們可以把ao看作指針,ao旋轉到了do,指針的形狀和大小沒有發生變化,因此ao=do。在回答旋轉角時,可以引導學生有好幾個角都可以是旋轉角如:∠aod與∠boe。在回答∠aod與∠boe有什么大小關系時可以引導學生用“旋轉是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按相同方式轉動相同的角度”來說明,也可以引導學生用∠aob與∠doe加上一個公共角∠bod來說明。 (三)發現新知---省1、旋轉的基本性質: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注:在總結旋轉的基本性質時,師引導學生運用“對應點”的思路進行總結。如:因為o是旋轉中心,點a與點d是對應點,且ao=do,bo=eo,所以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的線段的長度相等。因為點a與點d是對應點,點b與點e是對應點,且aod=∠boe,所以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是相等的,且都是旋轉角。 (四)運用新知---信1、例1   鐘表的分針勻速旋轉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轉中心;         (2)經過20分,分針旋轉了多少度?注:此例意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旋轉并用旋轉的知識進行解答。教學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2、勇闖三關(1)第一關 1.圖案可以看作是一個菱形通過幾次旋轉得到的? 2.第一次旋轉了幾度角? 3.第二次旋轉了幾度角? 4.每一次分別旋轉了幾度角? 5.它的旋轉中心是什么? 6.用“旋轉”來分析圖案的形成過程.類似平移,你能完整的描述出來嗎?注:此關限定在“一個菱形”通過“問題分解”整體把握圖形的形成過程。(2)第二關用“旋轉”來分析圖案的形成過程. 2.如圖:基本圖案是:          ,“旋轉中心是:           , 旋轉角是:                          。注:此關意在把握“旋轉中心” (3)第三關用“旋轉”來分析圖案的形成過程. 3.如圖:是由         為基本圖案,繞   旋轉    次得到.旋轉角分別是:                  。注:此關意在初步發散尋找不同的“基本圖案”。總的來講通過逐步深入,鞏固對“旋轉性質”的理解和運用,同時為下面開展稍復雜的“做一做”打下伏筆和基礎。 3、挑戰自我如圖: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efgh邊長相等,這個圖案可以看作是由           為基本圖案,繞    旋轉    次得到.     旋轉角分別是:                                  。注:此處意在再次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找不同的“基本圖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此題的“基本圖案”有很多。如:正方形abcd,△abd,△foe等。在教學時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合作交流的時間。教師應表彰學生獨特的見解。 (五)談一談---你學到了什么?教師先讓學生談這節課的得與失、經驗與困惑等等。再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總結。 1、旋轉的基本特征;2、分析圖案的形成過程關鍵是抓住“基本圖案”進行分析。 (六)看一看---欣賞兩組典型圖案師課件展示兩組生活中常見的美觀圖案,這些圖案基本都用到了旋轉的知識,以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并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釋。 (七)課后作業1、課本相關作業 2、預習“簡單的旋轉作圖”。

  附:“新、行、省、信”

  ------------我的四字教育法 一、“新”1、新的教學理念(“春風不讓一木枯”); 2、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3、新的評價體系(制定《成長檔案袋》內設“單元知識總結”、“自己獨特的解法”、“提出挑戰性問題”、“探究性活動記錄”、“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從而動態、全方位評價學生)。 二、“行”1、有品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培養良好的情感與價值觀); 2、有行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參與合作和交流的意識)。 三、“省”1、   及時引導學生反省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不足、偏差; 2、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 四、“信”1、培養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并堅定學習數學的信念,從而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勤于探究的意識和習慣; 2、教師及時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生活中的旋轉 篇3

  一、概述

  ◆課名是《生活中的旋轉》,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一堂數學課;

  ◆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節課,45分鐘;

  ◆圖形的旋轉是繼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又一種圖形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從學生實際接觸、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出發,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檢驗實踐,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轉,進而探索其性質。因此,旋轉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良好素材;同時“圖形的旋轉”也為本章后續學習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做好準備,為今后學習“圓”的知識內容做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有關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觀,學到活生生的數學。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是人民中學八年級五班的學生;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已經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一節,而且在本章的第一節,學生又經歷了探索圖形平移性質的過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圖形變換的數學活動經驗;

  ◆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發展,他們有強烈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這些對本節的學習都會有幫助。

  四、教學策略選擇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豐富資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過程,是學習者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為創建以教師為間接主導、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新型三維教學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術支持。

  多媒體的友好界面和形象直觀的交互學習環境為建構主義提供了理想的認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構主義理論有了實施的手段,而且推動了建構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由于多媒體的交互性,使得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成為可能,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好的發揮,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資源:

  ◆素材準備:兩個全等的正方形紙和一枚圖釘,一把剪刀

  ◆設備資源:多媒體教室,能有多媒體控制平臺,有實物投影儀;

  ◆課前準備:提前一天印發學習提綱,布置預習作業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昨天給同學們印發了學習提綱,布置預習作業,現在我來檢測你們的預習情況:誰能舉出一些生活中旋轉的實例?

  生:不斷轉動的電風扇葉片,鐘表的時針、分針、秒針每時每刻均繞著鐘表的中心轉動,自行車輪子(前輪和后輪)均繞著中軸轉動等.

  師:可見,旋轉廣泛的存在于同學們的身邊,大家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有關問題,今天這節課就一起來探究——生活中的旋轉。

  第二環節 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師:請觀察這組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分組討論兩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

  (1)上面情景中的轉動現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鐘表的指針、秋千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呢?

  師:下面請各小組匯報與交流討論結果。

  生:上面的轉動現象中,它們都繞一個點轉動。

  生:他們都朝同一個方向轉動。

  生:鐘表的指針、秋千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沒有變化,他的位置有所變化。

  師:經過上面的討論,哪位同學能類比著平移的定義歸納出旋轉的定義?

  生: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

  師:好,歸納出旋轉的概念后,我們來做一個練習:

  【多媒體展示】:

  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吊扇正常工作時,葉片做旋轉運動,指出它的旋轉中心;

  (2)       當第一個葉片轉動到第二個葉片的位置時,它轉過了多少度?轉動到第三個葉片的位置時呢?

  (3)       在轉動過程中,葉片的大小和形狀發生變化了嗎?

  生:它的旋轉中心是電扇的軸心。

  生:當第一個葉片轉動到第二個葉片的位置時,它轉過了120度,轉動到第三個葉片的位置時,它轉過了240度。

  生:在轉動過程中,葉片的大小和形狀沒有發生變化。

  第三環節 實踐操作,再探新知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一起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請同學們先思考,然后分組討論:

  【多媒體展示】:

  如圖所示,如果把鐘表的指針看作四邊形aobc,它繞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四邊形doef.在這個旋轉過程中

  (1).旋轉中心是什

  么?旋轉角是什么?                          

  (2).經過旋轉,點a,b分別移動到什么位置?

  (3).ao與do的長有什么關系?bo與eo呢?

  (4).∠aod與∠boe有什 么大小關系?

  (5)、試由以上四個問題歸納出旋轉的基本特征。

  師:下面請各小組匯報與交流討論結果

  生:(1)旋轉中心是點o,旋轉角是∠aod。

  生:旋轉角還可以是∠boe。

  生:(2)經過旋轉,點a,b分別移動到點d,e。

  生:(3)ao與do相等,bo與eo相等。

  生:(4).∠aod與∠boe 相等。

  生:1、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

  2.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

  3、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轉角.  

  4、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師:大家總結的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對旋轉的概念、性質的知識做進一步深化練習。

  【多媒體展示】:例1:鐘表的分針勻速旋轉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轉中心;

  (2)經過20分,分針旋轉了多少度?

  注:學生先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再請他們使用實物投影儀與全班同學交流,做到生生互評。]

  解:(1)它的旋轉中心是鐘表的軸心;

  (2)分針勻速旋轉一周需要60分,因此旋轉20分,分針旋轉的角度為:

  第四環節 鞏固新知,形成技能

  師:下面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剪刀、圖釘,做一做,小組合作完成

  【多媒體展示】:

  在圖中,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efgh邊長相等,這個圖案可以看作是哪個“基本圖案”通過旋轉得到的.

  注:、各小組代表使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小組作品。

  生:可以看做是正方形abcd繞點o旋轉45°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bc繞點o分別旋轉45°,90°,135°,180°,225°前后所有圖形共同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ob繞點o分別旋轉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所有圖形共同組成的。 .

  師:同學們集體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讓我們再來看大屏幕。

  【多媒體展示】隨堂練習:

  本圖案可以看做是一個菱形通過幾次旋轉得到的?每次旋轉了多少度?

  注: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實現生生互評。

  生:本圖案可以看做是一個菱形通過5次旋轉得到的,每次旋轉了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

  【多媒體展示

  c

  a

  b

  d

  e

  m

  】試一試

  如圖,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點,    

  將△cde逆時針旋轉后得到△cbm.如連接em,

  那么△cem是怎樣的三角形?

  注:學生先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再請他們使用實物投影儀與全班同學交流,做到生生互評。

  第五環節 回顧反思,深化提高

  師:⑴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⑵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生: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了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了我們的審美能力,增強我們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第六環節 分層作業,促進發展

  a類:課本習題3.4第1,2,3題;觀察你周圍的生活實際,再尋找幾個利用旋轉的例子;

  b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在網上收集一些用旋轉制作的漂亮圖案,再試著用今天學到的旋轉知識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圖案。

  c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用學過的有關對稱、平移、旋轉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簡練的語言說明所設計班徽的含義。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力圖誘導思維,探索研究,遵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采用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旋律。讓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和交流,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一定的創新意識。以觀察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宗旨。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的能力。

  旋轉概念的形成過程及旋轉性質得到的過程是本節的重點,所以本節突出概念形成過程和性質探究過程的教學,首先列舉學生熟悉的例子,從生活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本質,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后歸納,然后提出注意問題,幫助學生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征,再引導學生運用概念并及時反饋。同時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著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從運動、變化的角度看問題,向學生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附:

  《3.生活中的旋轉》預習提綱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等過程,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有關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觀,學到活生生的數學。

  二、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類比平移與旋轉的異同,掌握旋轉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并利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旋轉現象.

  2、難點:探索旋轉的性質,特別是,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三、課堂學習流程圖

  四、學習內容

  (一)活動一:分析旋轉現象,歸納旋轉定義

  1、分組討論:

  (1)上面情景中的轉動現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鐘表的指針、秋千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呢?

  結論:                                                                

  2、小組匯報并交流討論結果

  3、學生類比平移的定義歸納出旋轉的定義:

  (二)鞏固(針對旋轉的定義的隨堂練習)

  第80頁   知識技能1

  (三)活動二:探索歸納旋轉的性質

  1、分組討論:

  結論:(1)                                                                    

  (2)                                                                   

  (3)                                                                     

  (4)                                                                    

  (5)                                                                   

  2、小組匯報與交流

  (四)深化(針對旋轉的定義的隨堂練習)

  (五)綜合

  1、做一做

  結論:                                                                        

  2、隨堂練習

  c

  a

  b

  d

  e

  m

  3、試一試

  如圖,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點,    

  將△cde逆時針旋轉后得到△cbm.如連接em,

  那么△cem是怎樣的三角形?

  (六)小結:

  ⑴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⑵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七)作業:

  a類:課本習題3.4第1,2,3題;觀察你周圍的生活實際,再尋找幾個利用旋轉的例子;

  b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在網上收集一些用旋轉制作的漂亮圖案,再試著用今天學到的旋轉知識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圖案。

  c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用學過的有關對稱、平移、旋轉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簡練的語言說明所設計班徽的含義。

生活中的旋轉 篇4

  一、活動目標1.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體旋轉。2.能大膽地講述物體的旋轉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利弊。二、活動準備課件、《生活中的旋轉》調查表三、活動過程(一)感知發現旋轉的秘密1.師:小朋友,今天在教室里有許多玩具,請你去看看摸摸,玩玩,看看你有什么發現?2.幼兒感知、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旋轉現象。3.師:你發現了什么呢?4.教師總結:陀螺,竹蜻蜓,風車,鐘的指針都是可以怎么樣的?原來這些玩具都是可以旋轉的,這是這些玩具共同擁有的特征。(二)拓展經驗:尋找生活中各種物體的旋轉1.師:除了我們剛剛看到的這些玩具是可以旋轉的,你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可以旋轉的,在哪兒你見過?請你們自己兩個三個討論一下,想不起來的可以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里,找找看有哪些是旋轉的。(幼兒自由討論)2.師:誰來說說看,哪些是可以旋轉的?3.交流歸納,教師小結。4.師: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片,請你來看看上面的哪些東西是旋轉的,哪些不是的,來仔細的辨別一下。(三)師幼共同探討:旋轉現象帶給人們的利弊1.師:哪些物體的旋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呢?2.教師小結:旋轉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可大呢,風扇的旋轉可以幫人們解熱……3.師:剛剛我們說了旋轉有哪些好處,哪種物體的旋轉給我們帶來了壞處?(龍卷風、旋渦)(四)延伸活動:繼續尋找旋轉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旋轉的物體,請你們回去找一找。

生活中的旋轉(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生活中的旋轉》教學設計(精選2篇)

    一、概述◆課名是《生活中的旋轉》,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一堂數學課;◆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節課,45分鐘;◆圖形的旋轉是繼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又一種圖形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圖形旋轉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圖形的旋轉”在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對稱,平移,旋轉后,本學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學習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后的圖形,發展空間觀念。...

  • 旋轉的特征(精選3篇)

    教學目標1.理解圖形旋轉后,圖形中每一點都繞著旋轉中心旋轉了同樣大小的角度,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2.會畫已知圖形繞某一點旋轉一定角度后的圖形。...

  • 面的旋轉(通用8篇)

    六年級數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下冊課題面的旋轉備課教師王梅執教 備課日期.3學習目標1、通過由面旋轉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等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等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 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精選4篇)

    一、【學習目標】能力目標:提高我們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國際交往能力。知識目標: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維護世界和平。...

  • 《旋轉》教學案例(通用6篇)

    知識目標:1、了解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2.理解旋轉的三要素(點、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并靈活運用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 第十一課學案第一框 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

    第十一課學案第一框 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教師寄語:緊緊抓住機遇,善于應對挑戰,就一定能夠成就美好未來。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和平、厭惡戰爭的情感,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貢獻力量。...

  • 面的旋轉

    六年級數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下冊課題面的旋轉備課教師王梅執教 備課日期XX.3學習目標1、通過由面旋轉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等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等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 《旋轉的特征》教案

    一、教學目標:1、理解“在旋轉變換下,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以及“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等基本性質。2、能運用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二、教學重點:旋轉的特征三、教學難點:運用旋轉的基礎知識分析復雜圖形的形成過程。...

  • 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

    一、【學習目標】能力目標:提高我們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國際交往能力。知識目標: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維護世界和平。...

  • 第二課時 旋轉 導學案

    教學內容:圖形的旋轉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筒單圖形旋轉90度。2.讓學生初步學會應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殺個設計圖案。...

  • 圖案的旋轉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1、出示指針旋轉的過程,喚起學生對旋轉的記憶。師:(出示課件:鐘面模型)分針從12轉到3,怎么旋轉的?生:分針順時針旋轉了90度。...

  • 《翻轉和旋轉》教學設計

    一、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翻轉和旋轉》《信息技術》是第二單元是關于“畫圖”程序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體驗到與同學一起共同完成創作的樂趣,激發學生電腦繪畫的興趣,同時增強藝術欣賞能力。...

  • 旋轉舞臺教案

    教學目標: (一)、監測與評價本學期學生學習音樂的實際效果 (二)、反饋與評估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為調控和改進教學的依據。 (三)、為學生展示其藝術才能,參與音樂藝術實踐,創設空間和舞臺,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組織才能。...

  • 《圖形的翻轉和旋轉》說課設計

    教學目標1.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翻轉和旋轉圖形”的內涵。2.掌握對實際圖形進行相應處理的方法,感受到計算機處理圖形的優勢。3.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教學重點翻轉和旋轉的操作使用。...

  • 八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网站在线免费看 |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狠狠做五月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有的能看 | 成人免费91在线看 | 好男人WWW社区视频在线资源 | 成人国产第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淫片视频观 | 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精品蜜桃 | 国产乱视频网站 |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 黄色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 |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狠狠做五月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密臀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合精品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99久久精品久久亚洲精品 | 给我看免费播放片的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国一区二区 |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 | 日色视频|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区 | 国产传煤欧美日韩成人动漫视频绯纹α | 亚洲九九九 | yellow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sese成人网|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第一页 | jizzjizz中国精品麻豆 |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色戒 | 午夜剧场图片亚洲 |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