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第一課時 眾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培養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求真的科學態度,滲透一組數據的對稱美,揭示數學中美的因素。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 能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特點,并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做出決策。
教學設計:
一、 復習導入 , 激發興趣
1、情境引入。
請學生觀看一則新聞“李叔叔求職記”。
2.讓學生利用計算器算一算,想一想,經理是否欺騙了李叔叔?
3.請學生想一想用什么數來反映工資水平比較合適呢?
指出在這里平均數和中位數不能真實反映員工的工資水平,用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才能真實反映員工的工資水平
二、分析理解 ,出示提綱。
1、整理數據,完成學習卡。
(1)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2)求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3)完成統計表:
2、.提問:李叔叔最有可能掙到多少錢?
3.練習找出下面兩組數據的眾數。
4.請學生試著說說眾數的意義,
三、合作交流 解決問題
(一)小組合作完成例1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15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41 1.41 1.41 1.44 1.45 1.47 1.48 1.49
1.51 1.51 1.51 1.51 1.52 1.54 1.54
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2.學生小組合作選擇6名隊員。
3.根據學生匯報,老師課件隨機演示選擇結果。讓學生在思考、探究、討論、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4.小結:以眾數1.51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四、分析數據,檢測反饋
1.根據提供的工資表,幫助李叔叔做決策。
2.根據射擊隊員的成績,幫助射擊隊選擇合適的參賽隊員。(說出理由)
3.舉一些生活中的應用眾數解決問題的實例,從而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五、檢測題
1、分析三個統計量的特點。
下列幾種情況一般使用什么統計量?
(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較兩個班的學習成績,應該選取( )。
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2)在演講比賽中,某個選手想知道自己處于什么水平,應該選( )。
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3)要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應該選取( )。
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2、了解三個統計量分別與什么有關。
3、班同學的左眼視力情況如下:
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
5.0 4.8 4.9 5.1 4.5 5.1 4.6 5.1 4.7 5.1
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