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報背后的“故事”——對于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整理和復習課的反思
所以,我一直思考,復習課究竟怎么上?以什么形式上好一些?今天我大膽進行了嘗試,上面的復習形式,既節約了時間,效果似乎要好一些。
2、問題緣自哪里?
特級教師華應龍老師在其講座《課堂應差錯而精彩》中說到:要正確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我想:基于這樣的思考,課前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混淆的概念,掌握得不太好的內容先整理出來。上課前,我可以進行篩選重點復習什么內容。同學們什么最容易做錯,解決問題做得不是很好,我就多化點時間進行復習。今天課堂上的問題均有學生提供,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復習內容變得生動些。
3、注意在復習中反思
上好復習課,我認為有兩點不能忽視:復習課前,教師要加強自我反思,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平時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怎樣,作業情況中問題最大的是什么?而學生呢,學完一個單元后,也要進行反思。所以,在手抄報的背后,我讀懂了學生對學習的反思,這種反思其實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也是我的教學資源,這也為學生搭建了一個進步的臺階。它提醒我以后在上復習課前,應該調整自己的教學狀態,應該注意復習內容的安排,創新復習形式,多多反思,讓復習課真正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