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時:體積單位的進率
教學內容:教材第46——47頁例3、例4。
教學目標:
1在認識體積單位,知道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聯系和區別基礎上,學習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與化、聚方法。
2學習計算重量的解答方法。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能準確運用單位間的進率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體積單位的進率。計算物體的重量。
教學難點:體積單位的進率及化聚。
教學準備: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模型,課件。生: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同學們,我們學過的常用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2、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那你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新課:
1、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出示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教具),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板書:111=1立方分米]
正方體的棱長是1分米,可以看作是多少厘米?想一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101010=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和1000立方厘米是同一個正方體的體積嗎?
通過剛才的計算你能告訴大家什么?[板書: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根據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嗎?
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11=1立方米,棱長改用分米作單位:體積是101010=1000立方分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書)
(3)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相鄰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小結: 相鄰的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讓學生填寫46頁的表格后比較這三類單位,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有什么不同?
2、學習體積單位間名數的改寫。
(1)出示例3,學生自己思考解答,集體訂正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
兩題的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和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么異同?(方法是一樣的,只是進率不同)。
師引導學生將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相鄰的低級單位名數的一般方法。[板書:
乘進率
高級單位 低級單位
除以進率
強調:不要死記上述規律,只要理解就行。
(2)p47做一做,學習獨立練習,訂正時說一說解答過程。
(3)教學例2
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過一些包裝箱上的尺寸?知道它們代表什么嗎?
師:這些數據一般是指包裝箱的長、寬、高。大家有興趣可以找包裝箱自己量量,是否和箱子上的數據吻合。
出示例4掛圖。你們能算出包裝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嗎?自己試一試,列出算式。巡視指導,抽選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厘米,再轉化成立方米米的同學和一名先化單位再算出立方米的同學板演。
比較兩種方法的優缺點。
同學們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單位的統一,要根據實際問題看看是先轉化單位還是先計算。就這個題目來說,大家認為哪個方法更容易、更方便一些?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八第1題。
要求這個長方體包裝盒能否裝得下玻璃器皿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哪些已知?哪些未知?解決此題必須先求出什么?引導學生先求出長方體包裝盒的高,在計算時提醒學生注意統一計量單位。最后討論分析能否裝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