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小數乘法和除法(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小數與整數相乘、小數除以整數,教材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第一,內容豐富。除了教學小數乘整數與小數除以整數的筆算外,還教學一個數乘或除以10、100、1000……利用向右或向左移動小數點位置的方法得到積或商。筆算是一般性的算法,是最基礎的知識。乘或除以10、100、1000……是計算中的特殊情況,不但運算的數特殊,方法也特殊,可以直接寫出得數。在教學一般方法的基礎上教學一些特殊的計算,能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第二,結構優化。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分開編排,各成一條線索。兩條線索相對稱,都是先教學筆算,再教學直接寫出乘或除以10、100、1000……的得數;都把筆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特殊的乘、除計算和計量單位的改寫聯系起來。這種教材結構,有助于教師把握全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有益于轉化成學生的認知結構。
第三,把計算器作為學具。教材把重要的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探索規律的過程,把計算器作為探索規律的工具。前后共三次使用計算器支持筆算與口算的教學:先用計算器計算小數與整數相乘的積,再研究積與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得出小數乘整數的筆算法則;先用計算器計算一個小數乘10、100、1000的積,以及一個小數除以10、100、1000的商,再發現小數點移動位置的規律,從而找到直接寫出得數的方法。這些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首創。
第四,安排必要的練習,講究效益。全單元編排兩個練習,分別配合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安排一次“整理與練習”,是全單元內容的復習與綜合練習。通過比較充分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知識,形成計算技能,發展應用意識。
1.讓學生領悟筆算方法,掌握積、商里小數點的位置。
在整數乘、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小數乘、除計算,關鍵是處理小數點。怎樣在積與商的適當位置點上小數點,是本單元筆算教學的重點內容。教材讓學生在計算情境中體驗豎式計算,研究積、商里小數點位置的規律,主動構建小數乘整數、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寫豎式、算豎式、研究積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是教學筆算乘法的三個主要活動。
例1從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實際問題出發,根據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這個已有概念,列出算式0.83。這是學生第一次遇到小數乘法,它的得數是幾?搜索相關的知識經驗,一般有兩條思路:一是把3個0.8連加;二是把0.8元看成8角,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小數乘整數的認知平臺。教材里寫出0.83的豎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數乘整數也可以列豎式計算,豎式的形式和整數乘法很接近;由于一個因數是小數,積也是小數。
例題繼續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計算2.353,探索小數乘整數的筆算方法。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兩點意圖:一是用加法啟發乘法。計算加法是從最低位起,一位一位地算的;是向相鄰的高位進位的;和里要點上小數點的。這些步驟與方法啟發乘法也這樣進行,學生算過乘法后,又會進一步感受到小數乘法可以像整數乘法那樣去乘,只是積里要點上小數點。二是用加法驗證乘法,結果是正確的,過程與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繼續研究小數乘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