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負數 教案4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第p1~3頁,例1例2,練習一 :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
學生準備: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
1、 問:我們學習過那些數?
2、 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
3、 說說你玩游戲的輸贏情況。(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如2 2)
4、 問:這兩個2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根據學生回答,追問:一個2表示贏兩次,一個2表示輸兩次,一贏一輸正好相反,那么沒有參加這個游戲的人能一眼看出這兩個2哪個表示贏哪個表示輸呢?
談話:我們以前學的數很難表示這樣意思相反的量了,那老師請你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請你來設計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來反映輸贏的情況,要求簡單明了,讓人一看就知道。
5、 匯報交流。
展示作品:(贏2 輸2)(+2 —2)
問:這幾種方案哪種更具數學特色,更能清楚地反映出輸贏這種相反意義的量呢?
二、 教學正負數
1、 引導:你們和數學家想到一起去了,贏2次我們可以用+2表示,讀作正二,“+”是正號,輸2次可以用“—2”表示,讀作負二,“—”是負號。
2、 快速搶讀(教師出示卡片:+7、—100、+3.6、—0.8,20)
(1) 快速讀數
(2) 20應該放在哪里?為什么?
(3) 引導:如果把這些正數前面的“+”號都省略你認識嗎?都是些什么數?想一想負數的負號可以省略嗎?為什么?
(4) 小結:我們前面學過的數其實都是正數,那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認識負數。
三、 了解負數的歷史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怎樣表示意義相反的量的?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負數去了解負數的歷史。(播放多媒體課件)
四、 了解負數的意義
1、 教師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負數可以表示哪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其實負數在計量溫度時就常常被采用到。
2、 多媒體課件出示二月某天全國四個城市的氣溫:常州:6℃,廣州10℃,哈爾濱—10℃,漠河-26℃。
(1) 用今天剛學的知識正確讀出這些溫度。
(2) 問:6℃前面沒有“+”號,在零度以上還是零度以下?
(3) 廣州和哈爾濱這兩個城市的氣溫一樣嗎?哪個更冷?為什么?
(4) 小結:同學們非常巧妙地把0℃作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3、 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
(1) 表示廣州的氣溫10℃
(2) 表示哈爾濱的氣溫—10℃。為什么這樣表示?
(3) 相互比較10℃和—10℃,它們相差多少?
小結:看來,負數前面的負號不可省略,如果省略了,相差就大了。
(4) 漠河氣溫怎么表示?它與—10℃相比哪個更冷?
五、 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1、 同桌討論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2、 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3、 誰能用兩個圈來分別圈出黑板上的所有正數和負數。
4、 學生舉例再說幾個正數和負數。
問:正數和負數就這幾個嗎?你能說完嗎?應該怎么表示?
5、 想一想:0是正數還是負數?為什么?
六、 鞏固練習
1、 叔叔想到商城三樓買男裝,阿姨想到商城的底下一樓買鞋子,他們應該按電梯上面的哪個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