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地位:
學生要想很好地理解與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就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從而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三角形面積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夯實基石。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方法),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初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把平行四邊形轉化學過的圖形,通過找關系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二、說教法設計
本課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拋錨式教學方式。以網絡、“幾何畫板”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學習環境,把靜止的、封閉的、模式化的教學內容,轉變為“開放、動態的、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創設自主探索空間,激發自主學習興趣,增強積極參與意識,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程序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堅持“以人為本”“發展至上”的思想,特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利用“幾何畫板”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用鮮為人知的“孫悟空變戲法”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情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接著讓學生點擊老師推薦的學習專題網上的“試一試”鏈接到“幾何畫板”進行剪拼操作。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利用“幾何畫板”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二)利用“幾何畫板”大膽放手、導學達標
1、數格子算面積。
2、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
3、證明猜想
在證明猜想是否正確時,大膽放手,指導學生在“幾何畫板”上操作,并小組合作完成填空: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_,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________,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_。
經師生互動、交流,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利用網絡,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
在本設計中,我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教材體系與網絡優勢,設計了一個專題學習網站,通過設置多點鏈接,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網絡技術與幾何畫板工具,利用強大的交互功能,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主性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學習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調節學習的進程,在師生、生生、人機、個體與集體之間多緯度的交流,憑借網絡資源的優勢,在開放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