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毛主席驚聞兒子犧牲時的悲痛心情,艱難的訣擇。感悟毛主席常人的情懷,偉人的胸懷。
4.進一步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課前準備。
1.收集各種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經過、結果、偉大意義,了解毛岸英個人及赴朝的緣由,犧牲時的實情實景。
第一課時(簡案)
一.導入新課:
學習了前面兩篇課文,我們領略了毛澤東作為偉人和詩人的風采,不過領袖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今天我們就走入偉人的內心,去感受作為普通人的毛澤東的情感世界。
二.初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遇到生詞查字典、詞典。
2、反饋自學情況。
1)檢查字詞:
勛鑒:勛:指有功勞的人,鑒:審查、看。 寫于信首收信人的稱呼后。
殉職:因公務犧牲。
躊躇:猶豫不決的樣子。
擬定:起草,制訂。
破格:打破原先的規定。
眷戀:(對自己喜愛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戀。
黯然:情緒低落的樣子。
2)朗讀課文
三.結合收集的資料,談談對抗美援朝戰爭的了解。說說你認識的毛岸英。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通過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最感動的句子劃出來 , 讀一讀。體會人物的情感。
五、作業:
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意思。
第二課時(詳案)
一 、導入 :今先來展示一下咱們班的風采!我們一起來背首詩吧(《長征》)
剛才背的這首詩是誰寫的?談談你所知道的毛澤東?(對啊,他是咱們中國的領袖,是個偉人,是個面對千難萬險卻只等閑的偉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平凡的父親。請看這是他寫給兒子的信。(出示課件)
親愛的岸英 、岸青 :
時常想念你們,知道你們的情形尚好,有進步,并接到你們的照片,十分的歡喜……也希望你們寫信給我,我是盼望你們的來信啊!……祝你們健康,愉快與進步!(出示岸英的圖片)
毛澤東
1938年3月4日
從這封家信里,你們體會到什么?他是個怎樣的父親?(非常的愛他的兒子)就和咱們的父親一樣。當這位父親驚聞心愛的兒子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消息時,他會如何面對呢?出示課題,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毛主席做出了一個怎樣的決定呢?(將兒子安葬在朝鮮的決定)他寫下了這樣的兩句話:“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尸還”。
出征的將士陣亡后,一般都是用馬皮包裹著尸體運回營地或者家鄉埋葬。( 何須:何必)毛主席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兩句詩?
板書:痛苦。朗讀課文,找一找,哪一個自然段最能表現毛主席做出決定前的痛苦心情與激烈的思想斗爭?
二、抓住情感展開教學:
1.生讀完后回答:哪個自然段最能讓我們體會到毛主席做出將兒子安葬在朝鮮這個決定前的激烈的思想斗爭與痛苦心情?說說你的理由。
理由:“主席抬起頭 望著天花板……”(強忍, 為什么要望天花板,不敢看別人,從看天花板這個動作里,讀出了什么?從眼神中感受到了什么?對誰的眷戀) 剛才咱們從毛主席的動作、神態里感受到了這份悲痛,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讀一讀第6自然段,再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