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實錄
生2:我畫了這一句:“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我覺得真是因為這個大霧他才那么的胸有成竹。
師:也就是說這場大霧是不是諸葛亮碰巧趕上的呢?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呢?
生:從剛才那句話中,“第一天不見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也不見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才秘密把魯肅請到船里,可見,諸葛亮已經做好了第三天去借箭的準備。
師:同學們這么聰明,通過研究這兩個前后有聯系的句子,體會到這場大霧是諸葛亮三天前早已預見到的,他了解氣象知識,能充分地利用天氣的變化進行“借箭”,所以周瑜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擦掉問號的下面部分,板書:大霧滿天知天文)
師:很好,請同學們繼續匯報,你還畫了諸葛亮的那些言行?體會到了什么?
生3:我畫了這句話:“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我覺得諸葛亮這樣做也是有目的的。
師:真聰明,那是什么目的呢?
生3:這時候大霧滿天,就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楚,這二十天船很容易走散。而諸葛亮用繩索把他們連起來,就不會丟了。
師:同時也方便他作統一的指揮,你說對嗎?
生:對。
師:好,就這樣體會,還有嗎?
生4:我畫的是“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我覺得他這樣做是為了讓船的側面對著曹營,這樣能讓箭斗射到船上。
師:也就是說,穿的側面要比船的頭部和尾部面積大,使受箭的面積大,對嗎?這真是諸葛亮的巧妙安排,你真細心。這句話你們還有其他的體會嗎?
生:
師:那么你們想一想,他叫士兵們擂鼓還吶喊,他是什么用心呢?他的每一步可都不是白做的呀?
生:我知道了老師。古代打仗。都要擂鼓,是為了有氣勢,壯軍心也迷惑了曹軍,讓他們不知道這便到底有多少人。
師:恩,你說的真好,也很有道理,的確是這樣的,這也叫障眼法。那么就沒有其他的作用了嗎?
見學生有困難,教師引導:這樣大的霧,亂箭齊放,可是怎么一定會射到草把子上呢?這鼓聲實際也是在給曹兵一個目標,使曹兵的箭不要亂射,避免了浪費,要不諸葛亮的箭就達不到十萬了,你們說對不對?可見呀。這諸葛亮步步為營,用盡心思。可是有一點,你們說,他這樣大膽的擂鼓又吶喊,他不怕曹操出兵嗎?
生5:老師,我畫了這句話“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師:一定不敢派兵,他怎么這么自信呢?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你們這些小諸機靈鬼想一想,替諸葛亮把沒有明說的意思說出來。
生:諸葛亮會說:霧太大了,曹操根本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他是個謹慎小心的人,所以他根本不敢出兵。
生:諸葛亮會說,你就放心吧,我太了解曹操的為人了,他那么很謹慎,有多疑,再不確定我們虛實的情況下,他是不會出兵的。
師:你們說得很好,簡直就是小諸葛亮呀!通過研究這幾個前后有聯系的句子,同學們體會到諸葛亮對自己的對手了如指掌,準確地判斷曹操多疑、謹慎,不敢派兵,只會放箭,所以周瑜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擦掉問號的上面部分,板書:曹識人心)
師:那么諸葛亮的預見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