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實錄
生:對,老師,我讀了這段話。“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這樣大,敵人突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觸動。只叫弓弩手草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多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六千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就像下雨一樣。”從這一段對曹操言行的描寫,我覺得和諸葛亮預測的一樣,曹操果然不敢出兵。
師:是呀,這個多疑的曹操果然中了諸葛亮的計了。你們看這個句子“六千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就像下雨一樣。”作者這里用了什么樣的寫法呀?
生:比喻。
師:說明什么?
生:箭多,像雨點一樣密集。
師:是呀,真好。怎么讀?
指導練讀。
師:還有嗎?繼續匯報。
生:“諸葛亮又下令把船頭調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我覺得諸葛亮是想兩面都射上箭,好夠十萬只。
師:你體會得很好,這是要船的雙面受箭,增加箭的數量。可是他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調轉船頭的呢?他怎么知道這面已經滿了呢?你們落了一個細節,知道是什么嗎?
生:
師:“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質疑:取樂的方式有很多呀,可以彈琴,可以下棋,為什么一定飲酒呢?
師:有困難了是嗎?這個內容課文中沒有明說,但是老師給你們看一段錄象,你們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細節,想一想“飲酒作樂”的原因。
教師播放《三國演義》的片斷。
師:你們發現了嗎?
生:老師我看見酒就要灑了。
師:那么酒為什么就要灑了呢?
生:我想是因為這面船上的箭太多了,很重,
師:那么酒這時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起到了提示作用,諸葛亮就知道這時候該調轉船頭了。
師:那么這個船頭調轉還有什么作用呢?最后的效果怎樣呢?
教師版畫,
生:“曹操知道上當了,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給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想追也來不及了。”
師:諸葛亮的船怎么這么快呀?飛一樣?是不是太夸張了?
生:就是因為回來的時候,諸葛亮把船頭調轉了東面,所以“順風順水”船才跑得這么快。
師:你說得太好了。通過看這段錄像,以及體會前后有聯系的這幾句話,我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每一個步驟都不是平白無故做的。考慮問題特別全面,布置安排非常周密,不僅懂得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借箭”之后及時趕回,還能用這碗中的酒作為調轉船頭的標尺,既保持了行船的平衡,又能雙面受箭,保證了箭的數量,這次不僅是周瑜長嘆連我們也要情不自禁地感嘆:諸葛亮神機妙算,周瑜真不如他。
(擦掉問號的中間部分,板書:順風順水懂地利)
學生自由朗讀這幾句話。
三、小結過渡:
師:我們研究“借箭的經過”,可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其實,諸葛亮的神機妙的遠遠不止這些,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二段“借箭的準備”,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四、略讀“借箭準備”,進一步體會“神機妙算”。
1、學生快速閱讀,思考,交流
生:我讀了這句話“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抱有十萬只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去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從這里可以看出,諸葛亮很相信魯肅。